古典主义在二十世纪的现代回声——以叶芝、艾略特、奥登为中心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im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主义,即是指罗马在艺术发展上向古希腊学习,以古希腊文艺创作为典范的主张。自罗马时期开创了崇尚古典的风气后,古典主义在经历了文艺复兴、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与启蒙运动三大阶段后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在20世纪这个价值观念多元的时代,古典主义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全文立足于古典主义,通过对叶芝、艾略特、奥登三人的诗歌作品的阐述对古典主义的现代意蕴做出挖掘与探讨,揭示古典主义对现代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绪论部分阐述研究古典主义的现代回声的目的与意义并对古典主义和叶芝、艾略特、奥登三人的理论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第一章梳理古典主义在20世纪前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共同性与独特性。  第二章着重探讨在叶芝诗歌创作中对古典主义的展现与追求。思考拯救衰败的爱尔兰民族的方法,追求艺术世界的永恒。  第三章探讨艾略特作为一名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在拯救西方人精神的“荒原”的观念指引下,重视文学创作的秩序性与规范性,节制情感,遵循情感适度、妥帖合适的古典主义文学创作原则,在无序的时代里重塑秩序、回归传统。  第四章主要探讨奥登诗歌中呈现出来的古典主义特质。严肃典雅的诗歌语言、重视完美的诗歌形式,表现出了崇高的古典主义精神。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重申古典主义对于当今社会氛围、对人的思想观念、对文学艺术的创作的重要意义;在对叶芝、艾略特、奥登三人的比较中表现古典主义在20世纪产生的不同回响,表明古典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深刻的影响的欧洲社会乃至全人类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标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路遥(1949.12.2-1992.11.17)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家,他的创作内容始终围绕中国社会的底层,关注社会变革中的内在矛盾,文字中充满着人道主义的关怀和理想主义的热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核心人物,他看重文化现代性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它蕴含交往特性,是解决现代社会种种问题与危机的重要途径,这与依靠审美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第一代人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合作学习理论的兴起,小组活动,这一源自于合作学习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和普遍的应用。实验研究证明,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小组合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