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玻璃烧结多孔微晶玻璃的制备、气孔结构及其物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f2l3x4j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微晶玻璃是由无机非晶材料热处理得到的含有闭合孔或连通孔微晶材料,其性能取决于气孔、晶相和非晶相比例与结构,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导热系数小、强度高、阻尼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利用废玻璃生产多孔微晶玻璃,不仅解决了废玻璃规模化利用,而且显著降低多孔微晶玻璃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具有显著经济和环保效益。本文以废玻璃粉为原料,采用低温烧结-高温发泡新型烧结工艺,优选发泡剂和烧结助剂,系统研究烧结工艺制度、发泡剂组成对气孔结构、晶相组成、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和导热性能等影响规律,制备出轻质、孔径均匀可控、高强度多孔微晶玻璃及其复合板。发泡剂组份研究表明,以CaCO3为发泡剂时,随CaCO3含量增加,多孔微晶玻璃表观密度与抗压强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孔隙率则与之相反,晶相为单一硅灰石结构,结晶度增大。CaCO3和Si C为复合发泡剂时,CaCO3降低SiC氧化温度,提高SiC氧化速率;SiC提高多孔微晶玻璃孔隙率,降低表观密度,提高硅灰石含量。纳米SiC使表观密度增大,孔隙率降低,气孔尺寸减小。多孔微晶玻璃导热系数随CaCO3含量增大而减小,导热系数为0.096~0.139 W/m·K。使用复合发泡剂时,随SiC含量增大,抗压强度与表观密度成正比,为0.7~4.7 MPa。烧结-发泡工艺实验表明,以CaCO3为发泡剂时,随烧结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多孔微晶玻璃表观密度呈下降趋势,孔隙率增大。随发泡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表观密度减小,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增大。多孔微晶玻璃抗压强度与表观密度呈直线正比关系,抗压强度为0.35~4.98 MPa。一次烧成多孔微晶玻璃复合板的关键在于调节釉料层原料成分,使其烧结和晶化温度处于多孔微晶玻璃低温烧结-高温发泡温度区间。发泡机理研究表明,废玻璃粉体在800?C下出现致密烧结,800~900?C之间出现气孔形核和长大,与本文工艺设计思路一致。这种低温烧结-高温发泡不仅适合废玻璃生产多孔微晶玻璃,对于其他固体废渣回收利用也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同时获得高的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之一。在氧化脱氢的反应条件下,容易发生丙烷和丙烯的深度氧化,导致丙烷转化率升高,丙烯选
本研究工作以Brookhart型后过渡金属二亚胺吡啶催化剂为模型,开发新型乙烯聚合/齐聚催化体系。催化剂设计的关键就是配体的设计,我们通过对Brookhart型双亚胺吡啶催化剂配体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负面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9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
检验单位档案价值主要是看单位档案的利用程度,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伴随时代发展,大数据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改变着档案
新时期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崛起,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也日渐增多,相应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也在蓬勃发展。现今建筑企业为了快速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纷纷开始加大对施工技
金属有机化学是融合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发展最为活跃、迅速、富有生命力,是当代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伴随绿色化学的兴起,合成一类无毒、无污染的多功能配合
在溶液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发生相互结合的作用,称为水合作用。博克里斯(Bockris)和康韦(Conway) (1954)区别了初级和次级水化层(或壳)。(1初级水合层,又称化学水合层
由于Bi,Co离子掺杂特种固体材料在近红外宽带激光器与光纤放大器中存在重大应用前景,近几年该材料的制备与宽带发光特性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这些材料通常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城市房屋居住制度的建立,我国的房地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房地产企业
<正>1藏猪平衡营养饲料考量因素1.1藏猪的原产地放牧特点藏猪原产地为海拔2500~4300m的青藏高原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12℃,年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