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纺织企业盈利质量分析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15796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方针,改革针对国内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供需错位现象,提出从供给一端出发来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各个行业都应当积极落实改革的措施以实现转型升级,纺织行业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更应当将改革作为发展的新起点,在稳步前进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发展的全面优化,绘制纺织工业新蓝图。纺织工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砥砺奋进,是我国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升级,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品质竞争,纺织行业应当用更具工匠精神的产品来拓宽销路,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纺织企业需要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微观企业的具体落实,以目标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盈利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研究的宏观背景,探究改革对纺织企业盈利质量的影响。首先,文章整理并总结了国内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盈利质量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随后对纺织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后转型升级的成效进行具体讨论。并在对案例公司新野纺织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公司在改革前后盈利质量的变化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分析。最后,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政策及行业的发展规划,探究新野纺织在改革中仍未完全改善的影响盈利质量的问题,并对公司盈利质量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促进了传统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纺织行业在改革实施前存在着中低端产能过剩、资金周转压力大、成本居高不下、区域发展不均衡及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改革的实施推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及补短板。因此,行业内优质供给增加,融资渠道优化,综合成本降低且创新驱动加强。通过对案例公司新野纺织的研究,发现与同行业对比公司相较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后新野纺织的盈利质量整体有所上升。具体而言,公司获利性增强,盈利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也相应提升,但收现性仍然有所欠缺。因而在深化改革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公司需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转型,专注高品质产品生产以降低库存,注重流动资金管理提升造血能力,加强成本费用管控降低综合成本并补齐社会责任意识欠缺的短板。同时,对案例公司提升盈利质量提出的相应建议可以为其他纺织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提供借鉴,促进并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中取得的成效,给消费者带来高质量的供给,推动行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实现纺织强国的建立,让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其他文献
品种试验是检验品种新颖性、一致性、重演性的平台,也是关系品种培育者辛苦劳动成果能否通过科学与客观检验的关键,更是为粮油生产安全进行品种把关的最后关口,所以品种试验在农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昌黎县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措施、施肥措施、病虫害防治措施。
大面积幕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导致擦窗机成为了高层建筑的必备设备。由于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兴起的较晚导致我国擦窗机设计和制造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经投入使用的
近年来,全球失序的讨论增多,东亚安全秩序的不确定成为其重塑过程中的突出特点。本文以东亚安全秩序为研究对象,试图增进对国际秩序及其演变过程的理解。本文假定文明理念是
2018年俄罗斯GDP总额达到1.646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2.30%。近年来俄中贸易往来十分密切,2007年俄中两国的贸易总额为481.6亿美元,2010年两国贸易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这一年贸易总额达到了596.47亿美元,增长率为53.74%,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俄中贸易进一步发展,2017年俄中贸易交易额达到至840.71亿美元,占同年俄罗斯GDP的5.33%;2018
在经济新常态下,俄中两国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禀赋互补优势以及地理位置优势,使得中俄两国贸易关系逐渐深化。尤其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后,俄中经济走廊逐渐实现对接,使得俄中两国贸易合作赢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国际贸易合作以及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俄中两国贸易合作关系也难免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促进俄中两国贸易关系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基于对中俄两国贸易发展现状与历程的分析,针对中俄贸易发展问题与影响因
玉米“一埯多株”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是一项集“优种选育、植物疫苗接种、种植模式、生物有机液肥使用、植株化控”于一体的实用专利技术。它的创新点:一是解决了玉米在超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