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聚亚苯基砜和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性能的影响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微孔膜进行改性,提高实际应用中微孔膜的通量和抗污染性能一直是研究热点。在众多的改性方法中,由于其操作简单、选择性强,在膜材料中加入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相转化法制备了聚亚苯基砜和聚偏氟乙烯两种微孔膜。采用铸膜液粘度、微孔膜接触角、纯水通量和牛血清蛋白截留率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微孔膜的过滤性能和断面结构进行了探究。聚亚苯基砜是一种新型聚砜膜材料,以聚亚苯基砜为膜材料制备微孔膜时,首先对比了三种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对膜性能的影响,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的微孔膜具有较适合的纯水通量和膜强度,纯水通量达到878L/m2h。其次考察了聚合物的质量分数对膜性能的影响,以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1000为添加剂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当聚合物PPSU质量分数为12%时制得微孔膜的纯水通量大于16%时。讨论了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添加剂分为三类,无机盐类、聚乙二醇类和小分子醇类。在以无机盐为添加剂的微孔膜制备中,添加氯化锌或氯化镁制得的膜过滤性能较佳,纯水通量分别达到991L/m2h和808L/m2h,截留率分别为88.79%和87.46%,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考察了聚乙二醇添加剂分子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加(从聚乙二醇400到聚乙二醇2000),纯水通量增加,当聚乙二醇投加量为10%时,纯水通量达到1135L/m2h,截留率为90.1%;膜的断面从指状结构过度到疏松的网状结构,提高了纯水通量。通过考察四种小分子醇类,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发现添加正丙醇后膜的过滤性能最佳,在正丙醇添加量为10%时,纯水通量和截留率分别为1125L/m2h和89%。聚偏氟乙烯是常用的半结晶聚合物膜材料,其改性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本文考察了三种添加剂,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EO-PPO-PEO).草酸和二氧化钛,对聚偏氟乙烯膜过滤性能、接触角和断面结构的影响。添加了PEO-PPO-PEO的聚偏氟乙烯膜,接触角从76。降至66。,同时随着PEO-PPO-PEO的投加量增加,水通量上升、截留率下降,在PEO-PPO-PEO添加量为3%时纯水通量达到了1136L/m2h,截留率为64%,证明了PEO-PPO-PEO具有致孔作用和亲水改性作用。当草酸与PEO-PPO-PEO混合投加时,膜的纯水通量显著提高,当草酸与PEO-PPO-PEO的添加量分别为3%和2%时,纯水通量最大,为2271L/m2h。当二氧化钛与PEO-PPO-PEO混合添加时,纯水通量的变化规律与单独添加PEO-PPO-PEO时相同,但是截留率显著提高,当PEO-PPO-PEO添加量为3%,二氧化钛添加量为1%时,二氧化钛添加量为1%时截留率达到90%。
其他文献
伴随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也开始更加看重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阶段。此类此类技术大量应用到建筑方面,这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一个好的建筑来说,门窗
城效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受到城镇居民的欢迎,但目前尚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统筹,加强规划,有序开发,可持续发展;强化休闲项目的设计,满足游客消费需求;注重特色,突出
<正>据SMM 2017再生铅蓄电池产业峰会上的数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2017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2万辆和2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1.5%。其中
20世纪末,打破传统狭窄的文学阐述模式的文学呼唤,逐渐由隐而显,形成了不可抗拒的文学思潮。杨义先生《中国古典文学图志》的出版,成为探讨大文学观的标志性著作。杨先生认为
目的了解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某院地佐辛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209例,从患者基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出了安排。鉴于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在理想信
<正> 麻油或茶油50克,石灰块30克。用石灰块泡水50毫升,稍澄清后倒入麻油中,边加边搅拌,直至麻油和水中和成乳黄色糊状而又不渗水滴即可。用鹅毛醮药膏搽
期刊
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研究了牛蒡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用Sevag法脱蛋白纯化牛蒡根多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
本文主要介绍了选择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依据、原则和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条件推荐了适用的工艺流程.
中心城市具有人口数量大、人流物流相对集中等特点,在机动车高速增长带来的交通压力、交通高增长带来的高能源消耗压力及国家要求城市交通减排等多重压力下,交通运输低碳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