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缓解能源短缺及环境负担等问题,提升电网抵抗重大灾害的抗压水平,目前,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O)在电网中的综合利用已逐步成为现代电网新的发展趋势。但随着并网DG的增多,配电网各种运行状态及故障水平均发生变动,传统配置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无法适应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研究并分析了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受到的影响,对原有保护进行改进,设计并验证了更加灵活的继电保护方案配置,以求适应配电网中相应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首先,本文分析了于配网不同位置加入各容量DG后,电流保护所受的影响。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配电网模型,接入双馈感应风机作为分布式电源进行仿真,通过对比DG接入前、后所得故障电流数据,作图直观观察,从理论与仿真结果两个方面实际分析原电流保护在可靠性、灵敏性、重合闸动作情况等方面受到DG的影响及程度。 其次,针对直接并网的典型DG及通过逆变器并网的光伏DG两种分布式电源,分别提出对电流保护整定值的改进方式,使下游保护自动适应并网DG容量的变化,以适当缩小保护范围、降低灵敏度、避免误动。本文先是对两种DG建立了合理的等效模型,其中光伏模型考虑了其低压穿越控制策略,等效方法更符合实际。之后,分别采用引入短路衰减电抗、列写方程组、迭代计算等方式,提出了适合这两种DG的整定值改进方案,使得两种DG下游保护的整定值均随着DG容量而相应的提高。为了验证改进效果,在Matlab软件中分别搭建了两种电源的仿真模型,计算改进的自适应整定值,并运行并网仿真模型,对比改进计算数据与仿真结果、绘图分析,研究保护性能的提升效果及改进整定值的自适应性优势。 最后,在改进整定值的基础上,综合方向纵联保护的原理,结合基于邻线闭锁的方式,改进原配网电流保护,设计一种适应DG接入的配电网保护配置方案。本文提出了基于故障电流相角突变的方向判别方法,研究了保护方案中采用的、通信通道的选择及特性、重合闸设定方案及配置,详细分析了主保护及后备保护的时间配合、动作原理与设计流程。在Matlab配网模型中加入三相可控断路器,建立符合本文所设计保护方案的控制系统模型,对保护的动作情况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仿真得所得各保护的控制逻辑信号、故障电流值变化情况。在理论及仿真结果两个层面上验证了该保护方案的可行性,针对DG接入所引起的各个问题分析了该保护性能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