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炭—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gu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压力融渗法制备了炭/炭-铜(C/C-Cu)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导电、导热、力学及载流摩擦磨损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Cu合金较充分地填充于C/C多孔体内,与基体炭界面结合良好,但在不同的预制体类型及不同基体类型的C/C多孔体中浸渗路径和分布状态不同;(2)预制体为无纬布/网胎针刺整体毡的C/C-C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优全网胎结构的C/C-Cu复合材料,但后者的导热性能、导电性能和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更优异,线性磨损率仅为12.00mm/10000Km,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3)随着C/C多孔体密度的提高,C/C-Cu复合材料的导热、导热性能降低,整体力学性能提高,线磨损率和质量磨损率均依次降低,多孔体密度为1.65g/cm3的C/C-Cu复合材料具有最低的磨损率,仅为39.30mm/10000Km和24.90grms/10000Km,主要磨损机制为电弧烧蚀和磨粒磨损;(4)随着C/C多孔体热处理温度的提高,以树脂炭为基体的C/C-Cu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和导热、导电性能依次提高,整体力学性能下降,多孔体经2300℃热处理的材料磨损率最低,仅为36.60mm/10000Km和22.80grms/10000Km,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转向以疲劳磨损为主。(5)采用以无纬布/网胎针刺整体毡为增强体、化学气相浸渗(CVI)法制备C/C多孔体,在适度范围内提高多孔体密度和热处理温度可以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C/C-Cu复合材料。
其他文献
近年来,眉山市洪雅县深入推进欠薪根治,狠抓农民工权益保障,在项目用工监竹、欠薪问题处理以及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7月,洪雅县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
期刊
氨和亚硝酸盐是造成水族箱和养殖系统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目前主要采用生物法去除。在处理过程中,氨氧化细菌(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AOB)可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
特超级双相不锈钢(Hyper Duplex Stainless Steel,简称HDSS)作为第四代双相不锈钢,具有比现有的超级双相不锈钢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点蚀当量接近50,服役温度接近90℃,
期刊
期刊
7055铝合金是一种快速时效硬化型铝合金,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硬度、电导率、室温拉伸、剥落腐蚀试验以及透射电镜(TEM)等方法,重点研究了7055
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板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优越的耐腐蚀性能及尺寸稳定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因界面润湿性差或界面反应等问题,实现铝合金与碳纤维的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