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以普鲁兰多糖(Pul)、κ-卡拉胶(κ-CA)及其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对普鲁兰多糖与κ-卡拉胶共混体系的流变学特性和成膜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普鲁兰多糖和κ-卡拉胶为囊材制备了非明胶硬胶囊,为多糖基硬胶囊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首先,实验研究了不同比例普鲁兰多糖与κ-卡拉胶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质和凝胶持水力。静态流变学实验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中,随着κ-卡拉胶浓度的增加,体系的流动行为指数n减小,粘度增加;当κ-卡拉胶浓度大于0.6%时,体系呈明显剪切变稀特征,共混体系的流动曲线与Power law模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动态流变学实验结果表明:普鲁兰多糖的加入,可使共混体系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凝胶和熔化温度较单纯κ-卡拉胶时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凝胶持水力实验结果表明,普鲁兰多糖的加入,κ-卡拉胶的持水能力由88.2%增大到99.6%,胶体持水能力得到较好改善。普鲁兰多糖与κ-卡拉胶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相容性,适合作为硬胶囊囊材。其次,实验以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溶解性等为指标研究了干燥温度、κ-卡拉胶浓度、KCl浓度、甘油浓度对普鲁兰多糖/κ-卡拉胶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为50℃和60℃时,有利于复合膜干燥成型;适量κ-卡拉胶、KCl的加入可以改善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阻隔性能,但会使其断裂延伸率和溶解性能降低;甘油的加入可以较好地改善复合膜的脆性。最终得出当干燥温度为50℃,普鲁兰多糖浓度为9.4%(w/v),κ-卡拉胶浓度为0.6%(w/v),KCl浓度为8mmol/L,甘油浓度为8%(多糖干基为准)时,复合膜综合性能较好,其抗拉强度:66.9MPa,断裂延伸率:4.3%,水蒸气透过率:6.50×10-7g·mm (mm2·h·KPa)-1,氧气透过率:1.51g/100g,溶解率:72%。利用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和X-衍射(XRD)等仪器对普鲁兰多糖/κ-卡拉胶复合膜的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普鲁兰多糖与κ-卡拉胶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制得的复合膜宏观上未出现相分离现象,两者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适合作为硬胶囊囊材。最后,对以普鲁兰多糖为主要原料,以κ-卡拉胶、KCl为凝胶体系制备的普鲁兰多糖/κ-卡拉胶硬胶囊的成型工艺以及胶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为50℃,甘油浓度为8%(多糖干基为准),KCl浓度为8mmol/L,蘸胶温度为20℃,保胶温度为45℃,总多糖浓度为13%(w/v)(普鲁兰多糖与κ-卡拉胶比例为9.4:0.6)时制备的硬胶囊,其胶囊壁厚:0.104mm,崩解时间:8.7min,干燥失重:8.1%,外观、气味符合国家药典和国家标准。以含水量、硬度、弹性为指标对制备好的胶囊的贮藏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储存环境的水分活度低于0.765时,自制胶囊含水量低于明胶胶囊;储存环境的水分活度在0.329~0.654之间时,自制胶囊具有理想的硬度和弹性。以头孢拉定和阿莫西林作为模型药物对自制胶囊和明胶胶囊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实验数据利用Weibull分布模型和相似因子f2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自制胶囊的溶出参数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