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工业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的环境安全问题,各类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使得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给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安全与环境问题。危险化学品意外泄放事故具有事发突然、危害大、不易控制的特点,做好事故后果预测与评价对保护环境、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稠重气云扩散模型是用于危险化学品泄放事故后果评价的数学计算模型,扩散模型对事故烟云的扩散模拟能力决定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影响了对事故危害的控制能力。国内《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推荐的危险化学品泄放事故后果计算模型与欧美发达国家推荐的计算模型有所不同,国内普遍使用的“导则”推荐模型存在计算结果可信度差的问题。2009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决定修订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由此,本文选取国内外典型模型进行对比,采用现场实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预测结果更合理的后果计算模型。本文使用Burro现场实验数据,对国内“导则”推荐的高斯模型、美国国家环保局推荐的SLAB模型和ALOHA模型的计算结果可靠性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SLAB模型和ALOHA模型对危险化学品泄放事故产生的稠重气云扩散的模拟结果可靠性要优于高斯模型,高斯模型较不适用于稠重气云扩散的数值模拟,SLAB模型、ALOHA模型和高斯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排序为SLAB模型>ALOHA模型>高斯模型。浓度平均时间(Concentration Averaging Time, TAV)是稠重气云扩散模型中的一个重要计算参数。在进行论文研究过程中,本文针对该参数不易设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浓度平均时间设取条件的研究,明确了该参数的设取方法和取值条件,并使用Burro现场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最后,本文根据急性毒性暴露准则(AEGLs),将危险化学品意外泄放时泄放事故影响区域划分为致死区、隔离区、警戒区和安全区,并使用SLAB模型对大连市大孤山工业区进行了环境风险事故后果预测分析,完成研究结论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