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都铎王朝是英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宗教大变革的时代,处于从中世纪封建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过渡的关键时期。伊丽莎白一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登基即位,于1559年举行加冕典礼。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仪式主要包括进入伦敦城的游行仪式以及于次日举办的加冕涂油礼仪式两部分。女王的加冕仪式既是对传统仪式的继承,也根据时代需要而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仪式通常所展示出来的只是外在形式,但我们不能忽视仪式本身所包含的深刻的实质内容。因此,本文将在叙述伊丽莎白女王加冕仪式过程的基础之上,试图对蕴含在仪式之后的内在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读。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仪式具有盛大华丽的场景和丰富多样的内涵。伊丽莎白一世进入伦敦的入城游行仪式由伦敦塔出发,到威斯敏斯特宫结束。伦敦市为此提前布置了几处露天表演的舞台布景,场景的设置和表演一方面表现了对女王的尊敬和爱戴;另一方面则带有政治劝告和教化意义,寄希望于女王能够开创盛世,希望国家长治久安。伊丽莎白女王借此机会与臣民形成的热情互动成为联系君臣之间的情感纽带,女王深知权力来源于臣民的支持,女王的亲和力也增强了臣民的国家归属感。加冕游行更加具有世俗性质,体现出英国民族国家的特征。加冕游行的队列次序和参与人员充分体现出英国当时的国家结构和社会等级秩序。贵族仍是社会主要等级,但乡绅、新兴资产阶级等阶层的实力增强,凭借经济实力也能够跻身于社会上层等级。议会等国家机构的职能进一步增强,女王深知与议会合作的必要性。加冕游行所展示出的王室一切盛大奢华的场景,是女王权威的体现,盛大仪式成为王权的象征。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涂油礼仪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相比于世俗性的加冕游行,加冕涂油礼更具有宗教性质。加冕涂油礼上,出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等各方面的考虑,伊丽莎白一世表现出模棱两可的宗教态度。这说明伊丽莎白即位之初的宗教态度和宗教政策并不完全是新教性质的,直到女王即位几个月之后,才制定了明确的新教政策。加冕涂油礼上,女王表现出对世俗人员的重视和对教会人员的漠视态度,表明教权不再是王权的障碍。而一些细节的变化则说明王权此时受到议会和法律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宪政的倾向。加冕仪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要求做出一些细微变化,从而延续至今。加冕仪式包含着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成为英国政治文化的标志,体现了英国历史文化的持久性和延续性。因此,对加冕仪式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英国历史文化的宝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