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吗——从毕希纳《力与物质》来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庸俗唯物主义出现于19世纪的西欧,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医生和哲学家路德维希·毕希纳、荷兰生理学家和哲学家雅各布·摩莱肖特以及瑞士博物学家卡尔·福格特等。毕希纳被认为是该流派的最主要代表者之一。该哲学流派的代表性观点是福格特提出的“大脑分泌思想”,“思想对大脑的关系,差不多同胆汁对肝脏或者尿对肾脏的关系一样”。由于这个比喻,该流派被理解为一个宣扬把物质和意识等同起来的思想流派并因此获得了庸俗唯物主义的称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庸俗唯物主义基本上持否定和批判态度。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也认为庸俗唯物主义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抹杀了意识的本质。   由于很多人对庸俗唯物主义的理论的了解都停留在对福格特的上述比喻的字面理解上而有可能曲解其思想实质,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庸俗唯物主义者们赋予这一比喻的真正内涵和想通过其表达的心身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因为只有正确地理解了庸俗唯物主义者们关于心身关系的实质性观点,我们才能对他们的思想的正确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庸俗与否作出有根据的评价。本文正是试图以毕希纳的《力与物质》为研究个案去把握庸俗唯物主义关于心身关系的真实思想。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庸俗唯物主义名称的由来、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观点;第二部分,对毕希纳的《力与物质》包含的心身关系的思想的尝试性解读;第三部分,指出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对待和评价庸俗唯物主义。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不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让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
犹太教经济伦理是犹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犹太民族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犹太教经济伦理以犹太教“唯一神信仰”、“律法信仰”、“选民信仰”和“弥赛亚信仰”为信仰背
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也被称为“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是当今环境伦理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是指把美国的古典实用主义的观点应用到环境伦理当中,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去
在人类工业文明步伐加快的同时,由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而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生态问题也在不断加剧,社会不同领域先后做出了迅速的反应,作为最贴近民众的的艺术样式,电影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