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文言小说与唐诗并称为“一代之奇”。文言小说这种文体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发展演变,于唐朝时发展成熟,为中国叙事文学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篇。唐代文言小说历来得到治小说者的重视,其中有无数特点值得关注,而“诗入小说”现象无疑是唐代文言小说的一大特色。所谓“诗入小说”,不可简单地理解成在小说行文中穿插诗句、诗篇,同时也指在小说中融入诗的特质、诗的创作经验、诗的精神等诗歌要素。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诗入小说”,即显性的诗作和隐性的诗情同时融入小说。笔者以“诗入小说”现象为研究对象,对“诗入小说”的内涵加以研析界定,分析“诗入小说”这一现象的外在表现,将表现归纳为在小说中体现显性的“诗作”和隐性的“诗情”。先对显性的诗作进行分析,从唐代小说中融入的诗作数量、诗作体类和诗作的历史发展情况三个角度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诗作对于小说艺术和叙事功用上的价值;再对隐性的诗情加以研读,从感性角度体会小说中容纳的浓浓诗情诗意。第二章中,笔者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出发,探寻“诗入小说”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一种文体融入到另一种文体中,其原因一定是文本创作的实际需要和创作主体的素养能力。首先,从“社会风尚”、“文体创新”、“选官制度”角度入手分析了唐代“诗入小说”现象发生的宏观背景,从外因角度考察“诗入小说”产生的可能性,其次,从“人”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和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的实际情况。创作主体方面,对于创作主体的身份地位、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加以研析,明确了诗歌在创作主体生活中的地位和诗歌进入小说的必然性;接受主体方面,对于接受主体的身份地位和作者、读者间的互动加以考察,明确了唐代读者对小说的态度及读者参与创作的事实,读者在参与创作时也将诗歌带入小说,这一切对于推动诗歌进入小说都有所助益。第三章中,对诗歌进入唐代文言小说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首先,诗歌将抒情特质带给小说,唐代小说家在抒发情感时,不仅是创作主体自觉抒情,而且在抒情题材的选择上,也偏向于选择世俗性和现实性的题材,这得益于诗歌养分的注入,更为关键的是,小说家擅长营构一种诗意的氛围,这三方面都是诗歌抒情特质对小说的影响。其次,在想象和虚构方面,小说从诗歌中汲养,注重虚实结合,在艺术性中展示真实性,同时还从诗歌中提取虚构题材,作为小说创作的文本素材。第三,诗歌对小说文本的叙事形态也有深刻影响。和小说本来的散体语言不同,诗歌以韵语为表达形式出现,适于对文本进行整体意境上的抒写和细节上的勾勒,这对于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和景物描写都有深刻的影响。同时,诗歌语言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和散体语言结合,对小说的叙事语言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深入认识“诗入小说”这一现象,同时也定会让我们对唐代文学史和小说史有更为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