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历史性城镇景观特色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1986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伴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遗产受到现代化的开发建设产生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历史城市保护面临着新的压力,如:城市遗产碎片化和品质恶化、快速城市化对场所感和社区认同的威胁等等。2003年,由于维也纳高层建筑事件的发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提出“历史性城镇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简称“HUL”)这一概念,综合考虑当代建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的完整性,力图在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建设之间寻找平衡点。目前历史性城镇景观在我国遗产保护领域仍为新概念,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对这一概念本身的研究并不深入,尤其是对其要素构成及内容的研究较为缺乏。汉中作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作者参与汉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项目的过程中,认识到这座城市同样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城市中那些人文信息丰富的老街、老宅等都在城市化的步伐中逐渐被摧毁。城市文化空间和传统风貌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邻里社区的解体、城市记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这些都使汉中和其他城市一样慢慢成为水泥的丛林,城市的个性和特色被抹杀,千城一面的现象在城市中悄然出现。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历史性城镇景观”这一概念正是引领历史城市兼顾保护和发展,破解千城一面问题的新方法,因此本文试图将“历史性城镇景观”这一概念引入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在对历史性城镇景观概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汉中历史性城镇景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对其要素内容进行调查,从而重新认知属于汉中的历史性城镇景观特色。论文共分为五个章。第一章介绍本次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主要对象内容并且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明确此次所研究的历史性城镇景观是一个新概念,在中国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未对其有过深入的分析;第二章是对历史性城镇景观的概念和保护理念进行文献研究,明确历史性城镇景观与以往保护理念的不同之处,对其内容要素进行详细解析;第三章在对历史性城镇景观涵义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汉中城市演变历程的梳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将汉中历史性城镇景观要素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现存状态;第四章采用文献调研、公众调查(运用认知地图、访谈、问卷等)等方法,将汉中历史性城镇景观特色从突出、一般、隐没三种状态分析总结,并探讨汉中历史性城镇景观特色塑造中产生的问题,尝试提出其历史性城镇保护的方法策略,使得人们对汉中历史性城镇景观特色有更加明晰和准确的认知,促进人们思考历史性城镇景观理念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教育是人的活动,人性做为人的根本属性,必然成为教育沾动实施的出发点,教育与人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育对人性所起的超越性的作用,主要陬现为超越“自然性”向“精神性”发展,超越
中国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到了宋朝出现了理学,朱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主张通过“持敬”的内在道德修养,来摒弃人的过分的欲望诉求,以使“天理”澄明。“持
情景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为中心,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形,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思想,促进他们的各项素质全面和谐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有两条主要的发展路线,其一是由物物交换发展为利用一般等价物交换,一般等价物后固定为金银,然后发展出铸币;另一条路线是由生殖崇拜物贝壳
结合水平井井身结构特点对岩屑录井资料质量的影响,分析了水平井录井过程中岩屑上返的影响因素,以及造成水平井岩屑混杂、识别性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永康陵为唐太祖李虎的陵墓,李虎为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西魏时"以功参佐命"为八柱国之一,曾为尚书左仆射,被封陇西郡公.北周受禅立国后,追封唐国公.唐高祖李渊由太原起兵,
陈树藩,字柏森(柏生),民国时期曾任陕西督军,陕西安康恒口王彪店人,1885年生于一个贩绸商人家庭.自幼随叔父在家攻读诗文,姿性聪明,十八岁时,光绪帝突然下诏废科举,其父望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