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艺术的条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knik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艺术是一个过程,同时是过程的集合,也就是说教学艺术是动态的、形成的,而非僵化的、凝固的。教学包括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行为的持续及教学理念的实现。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是教学艺术理念得以实现的前提性条件、主体性条件。是教学艺术得以发生的理念上的要求,是艺术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学艺术中的教学的理念与其行为具有较高的卯合度,一方面教师本身具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是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整合的结果,是教学艺术主体性在教师身上的体现,另一方面教师具有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能力。教师的这种能力成为教学艺术发生的第二必要条件,是艺术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的体现。可见,教学艺术发生的条件主要为两点,首先是教师追求教学艺术愿望,其次是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教学艺术的持续则是双向的、情感与价值交流式持续,教学的整个过程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交流、相互提升与实现的过程。亦就是说教学艺术中虽然关注学生的知识、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实现,并且这种主体实现是建立在教师主体实现的基础上的。在教师一方,侧重于主体的表达,在表达中形成个性、主体性;在学生一方则侧重于主体的形成,在形成时表达。正是这一特殊的向度,使得教学艺术的持续不仅是思维的持续,同时是情感的持续。不仅是思维与情感的单向度的投入与实现,更是一种相互投入与实现,在这种互生中体会生命之成就、生命之美。这是艺术的审美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教学艺术持续的条件其一是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其二是师生之间的思维共振,前者注重实现知识的目的,后者注重实现价值的目的。教学艺术与一般教学在理念得以实现的意志规范上有所不同。这是一个教学理念的实现问题。一般教学的理念实现更多地依恃于教师的主观意志,更多地受到教师个体主观的情感、情绪等的影响,而教学艺术的理念实现应更多地依赖于规范化意志。实现规范化意志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教学目的的始终在场,这是教学行为的规范化与理念化,是教学实践向理念的靠拢;另一方面是教学原则的始终贯彻,这是教学理念的具体化与操作化,是教学理念向实践的靠拢。这两个步骤使得教学意志由抽象走向具体,走向规范化意志,而这一规范化意志进一步保障并促成了教学理念的实现。因此,教学艺术得以实现其预期的必不可少是条件应该是教学目的地始终在场与教学原则的始终贯彻。
其他文献
有来有往读者互动  在制作本期英国车选题之前,我们向读者征求了一下他们对于英国车的看法,尽管说法五花八门。我还是挑选了两封我比较中意的——好吧,以下两封信仅代表个人言论……本期最佳来信颁给升级爱车,请及时同我们联系领取奖品。  升级爱车:  我不知道你能够想到的英国车有哪些我想到的就是劳斯菜斯、路特斯、陆虎、捷豹。劳斯莱斯豪华车的典范,路特斯是车辆轻量化的典范,陆虎是高档越野车的典范,捷豹则是优雅
“刺激”政策终于出台了!  9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颁布了几项有关汽车行业的政策,这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事实上,今年以来,由于经济转型调整压力大,宏观经济整体形势面临挑战,汽车行业也出现了少有的产销双降态势,作为国民经济引擎中的主要部分,提振汽车产业的相关“
本研究采用应对效能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Beck抑郁问卷、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以412名大学生为被试实施测试,验证应对效能与一般自我效能、抑郁、应对方式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