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高盐、少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屡见不鲜,这极大的促进了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与进展,然轻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本身很少出现严重的后果,但其常见结局之一:动脉粥样狭窄却严重威胁了人民的健康与生命。纵观近年来的一些相关研究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1],我们不难发现,同是人体动脉的一部分,动脉狭窄的发生部位却存在些许差异[2-3],表现出致病倾向上的差异,同时,两者在治疗处置上亦有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动脉与下肢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差异,为临床工作者在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目的:探讨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脑动脉与下肢动脉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及影响程度,并尽可能找出两者差异。 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于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患者。随机抽取其中150名患者,分别入组于①单纯脑动脉(主动脉弓以上颅内外动脉)狭窄组②单纯下肢动脉(髂总动脉分支处以下主干血管)狭窄组③正常动脉(脑动脉与下肢动脉均无异常)组。每组50名患者。对3个组别内患者的年龄(Age)、性别(Sex)、高血压病史(History of hypertension)、糖尿病病史(History of diabetes)、冠心病病史(Histo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卒中史(History of stroke)、吸烟史(History of smoking)、饮酒史(History of drinking)、胆固醇(TC Cholestenone)、甘油三酯(TG Trilaurin)、低密度脂蛋白(LDL-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高密度脂蛋白(HDL-C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载脂蛋白A1(apoA1aApolipoprotein A1)、载脂蛋白B(apoB aApolipoprotein B)、脂蛋白a(Lp a Lipoprotein a)、同型半胱氨酸(Hcy Homocysteine)、尿酸(UA Uric acid)、纤维蛋白原(Fib Fibrinogen)一共18个自变量进行记录。以正常动脉组为参照,分别用单纯脑动脉狭窄组、单纯下肢动脉狭窄组与其进行比较,筛选出①②两组中有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变量,然后纳入多元回归模型中,以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思想确定最终的危险因素类型和影响程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单因素分析:(各比较组别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列出如下) ①脑动脉狭窄组与正常血管组对比结果: 本研究组总计100例患者,各亚组均为50例患者。 脑动脉狭窄组: (1)TC(4.58±1.06mmol/L),p<0.001,差异显著 (2)LDL-C(2.91±0.79mmol/L),p<0.001,差异显著 (3)HDL-C(1.02±0.24mmol/L),p=0.008,差异显著 (4)apoA1(1.27±0.2g/L),p=0.036,差异显著 (5)Lp a(218.74±164.48mg/dl),p=0.036,差异显著 (6)Hcy(15.24±8.25umol/L),p=0.001,差异显著 (7)卒中史(患病者n=14.28%),p=0.008,差异显著。 以上总计7个自变量。 ②下肢动脉狭窄组与正常血管组对比结果: 本研究组总计100例患者,各亚组均为50例患者。 下肢动脉狭窄组: (1)性别(男n=3570%女n=1530%),p=0.025,差异显著 (2)糖尿病史(患有n=2346%),p=0.003,差异显著 (3)年龄(73±9.06岁),p<0.001,差异显著 (4)TC(4.43±0.93mmol/L),p<0.001,差异显著 (5)LDL-C(2.91±0.79mmol/L)p<0.001,差异显著 (6)HDL-C(0.97±0.16mmol/L)p<0.001,差异显著 (7)apoA1(1.27±0.19g/L),p=0.036,差异显著 (8)Lp a(218.74±164.48mg/dl),p=0.037,差异显著 (9)Hcy(15.242±8.25mmol/L),p=0.001,差异显著 (10)Fib(3.68±1.27g/L),p<0.001,差异显著 以上总计10个自变量。 2.多因素分析:综上两次单因素对比分析结果,以“求同存异”原则,选出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卒中史、TC、LDL-C、HDL-C、apoA1、Lp a、Hcy、Fib共11个解释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最后得出脑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为TC、卒中史,下肢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为TC、年龄、Fib。 结论:高胆固醇是脑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共同的危险因素,但脑动脉狭窄较下肢动脉有更高的易感性。同时,两者危险因素也存在不同,既往有卒中史只对脑动脉狭窄产生了影响,而高Fib与高龄则只是下肢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