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丑闻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公司未来前途,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加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公司发生财务丑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其中来自行业大环境和行业规则的影响则是最为普遍,因此投资者可能因为行业内某一家公司的财务丑闻被揭露而改变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的价值估计,行业内的其他公司为改变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治理的预期,也很有可能在下一会计期间通过进行盈余管理而调整自身的财务行为。本文以祥源文化公司财务丑闻为案例,研究其财务丑闻对同行业公司的溢出效应及影响。首先,以祥源文化公司披露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告以及公司披露行政处罚公告这两个时点为窗口日,考察了祥源文化财务丑闻对同行业其它11家公司股价的溢出效应,发现同行业的公司基本被丑闻事件传染,表现为传染效应;基本没有公司成为丑闻事件的受益者而表现出竞争效应。传染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而行业内外部对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够是丑闻的产生和负面溢出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其次,分别运用DeAngelo模型和Roychowdhury的计量模型检验丑闻事件发生后同行业公司的应计利润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情况,发现一个公司的财务丑闻溢出效应确实会影响同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不同公司对盈余管理的方向也不同,有的企业会进行向上或者向下的盈余管理,而有的企业会减少事件发生年度的盈余管理。最后,本文从同行业公司的内部治理环境及公司的财务状况的角度研究不同公司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发现公司内部治理环境较好以及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在同行业公司丑闻冲击下,会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从而维持自身的高利润形象来减少丑闻对本公司收益的冲击。那些公司内部治理环境不太好以及财务状况不太好的企业,在同行业公司丑闻冲击下会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从而呈现合理的低利润形象以减轻市场投资者因其利润飞增而对其的质疑。而那些表现并不突出也不垫底的企业则对盈余的干预幅度较小。同时公司内部治理环境和财务状况相似的公司管理者会采取相似的盈余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