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对比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三维成像(MSCTA)所显示的管腔狭窄程度,并根据钙化积分计算出钙化积分比,探寻钙化积分、钙化积分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06年6月18日~11月18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MSCTA的受检者102例,男55例,女47例平均年龄52.3岁(27~78岁)。
    对102例受检者同时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
    扫描完毕后,将采集到的图象信息以1mm层厚,0.5mm层距重建,并传到VITREA64排三维工作站后处理。
    为保证钙化积分与MSCTA诊断的狭窄部位一致,并方便对阴性病例的统计,本研究采用同一标准的冠状动脉节段命名法。
    根据平扫结果,利用相应软件计算各斑块的钙化积分。并由病变节段所得钙化积分计算钙化积分比。采用容积再现法(VR)、探针技术(Probe)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MSCTA图像,并由两位有经验的医生对狭窄程度进行评估。
    根据所得数据,分别计算钙化积分、钙化积分比与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钙化积分、钙化积分比也随之增加。钙化积分、钙化积分比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血管的狭窄程度。
    钙化积分与狭窄程度之间相关系数为0.661,P值<0.01;钙化积分比与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6,P值<0.01。通过此结果表明,钙化积分比在提示冠状动脉狭窄方面要优于钙化积分。
    结论:
    钙化积分和钙化积分比,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比较实用的检测指标。
    钙化积分与钙化积分比的测定,是冠心病患者进一步检查的无创性筛查方法。
    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钙化积分与钙化积分比相应增高,二者均可以提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在反映血管的狭窄程度上,钙化积分比要优于钙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