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较难治愈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本病以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特点。发作期不仅头痛剧烈,常伴有的自主神经症状也令患者苦不堪言。因此,发作期偏头痛的即刻镇痛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同时,偏头痛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现代药物疗法虽然在即时缓解疼痛方面具有优势,但是长期反复用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对人体具有更大危害。针刺治疗偏头痛方法众多、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有良好、明确的镇痛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其伴随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偏头痛列入针刺治疗疾病的推荐病谱。如何更好地使针灸疗法在偏头痛的治疗过程中发挥即时镇痛和远期疗效的作用,将是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趋势。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井穴放血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以井穴放血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的即时镇痛效应,同时配合普通针刺以观察患者远期疗效,为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香港中国药业针灸有限公司门诊部的患者为研究的目标人群,将其中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60例偏头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井穴放血疗法结合普通针刺)、对照组(普通针刺疗法),每组各有30例。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通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头痛症状评分及SF-MPQ评分,观察本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的即时镇痛效应和远期疗效。结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共有合格受试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检查: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VAS评分、头痛症状评分和SF-MPQ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评分2.78±1.35;对照组评分4.25±2.04;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结果提示,经不同治疗方案后,井穴放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法更能显著降低偏头痛患者VAS评分,综合疗法较普通针刺疗法在降低患者VAS评分方面具有更好疗效。2.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评分5.48±2.03;对照组评分7.87±2.2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结果提示,经不同治疗方案后,井穴放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法更能显著降低偏头痛患者头痛症状评分,综合疗法较普通针刺疗法在降低患者头痛症状评分方面具有更好疗效。3.治疗前两组患者SF-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评分9.28±5.20;对照组评分13.83±4.2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上述结果提示,经不同治疗方案后,井穴放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法更能显著降低偏头痛患者SF-MPQ评分,综合疗法较普通针刺疗法在降低患者头痛症状评分SF-MPQ评分方面具有更好疗效。4.两组患者即时镇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6%,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井穴放血结合针刺疗法即时镇痛疗效显著。5.两组患者周期镇痛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控制12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4%,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井穴放血结合针刺疗法周期镇痛疗效显著。结论:本研究数据结果提示,治疗组即井穴放血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显著降低偏头痛患者VAS评分,头痛症状评分,SF-MPQ评分,与普通针刺疗法相比,治疗组降低各项评分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本研究中即时镇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56.6%)统计学差异有意义;周期镇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83.3%)统计学差异有意义;无论是即时镇痛还是周期镇痛疗效,治疗组均具有良好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