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变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新的转型,形成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本课题借鉴前人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通过对广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内容主要涉及职业价值观、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大学生择业观念、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与形成原因,并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若干对策。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界定,以此作为论述的依据。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对职业评价、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取向的总的看法。正确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重点分析当前大学生在职业知识现状、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三个方面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行为,总结归纳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念的自我性;二是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的现实性;三是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四是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的自主性;五是大学生职业期望目标的理想性。同时也发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功利化和个人化、职业价值观的矛盾化。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从外因来看,主要是受到社会发展和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程度差异的影响和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局限的影响。从内因来看,主要是受到个人职业认知状况、个人的兴趣爱好、理想和个人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探讨了加强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建立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是重点。这就需要做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地方职业价值认同感教育,坚持大学生个人发展与服务地方相统一的原则。二是要创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开展: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熏陶作用,科学引导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坚持政府的促进作用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理性决策职业理想,以保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