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及IL-1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9年12月间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并符合入选条件的DLBCL69例及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和扁桃体26例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FOXP3及IL-10为标志物进行染色,对阳性细胞分别进行绝对值计数,同时对69例DLBCL病人进行随访。两两比较运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比较运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通过Kaplan-Meier即生存率曲线法运用ROC/Y得到的最佳临界值以及临床病理特征制作生存曲线。结果DLBCL中FOXP3+Treg细胞主要弥漫分布于肿瘤间质,表达变异较正常组织大,绝对阳性细胞数目为(55.7±40.5)个/mm2,变异系数为0.73;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和扁桃体中FOXP3+Treg细胞表达较稳定,绝对阳性细胞数目为(35.3±11.4)个/mm2,变异系数为0.3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LBCL中IL-10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肿瘤间质,表达变异性较大,绝对阳性细胞数目为(79.0±39.8)个/mm2,变异系数为0.50;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和扁桃体中IL-10的表达较稳定,阳性细胞数目为(51.3±13.1)个/mm2,变异系数为0.4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LBCL中FOXP3+ T reg细胞数目在不同性别(P=0.170)、年龄段(P=0.120)、临床分期(P=0.377)、病理分型(P= 0.339)、取材部位(P=0.996)、是否结外侵犯(P=0.996)、不同治疗方案(P=0.80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DH是否增高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DLBCL中IL-10+细胞数目在不同性别(P=0.692)、年龄段(P=0.402)、临床分期(P=0.144)、病理分型(P=0.565)、取材部位(P=0.357)、是否结外侵犯(P=0.357)、LDH是否增高(P=0.577)、不同治疗方案(P=0.96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BCL中FOXP3+Treg及IL-10的表达在不同的近期疗效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间质中FOXP3+细胞数量的绝对值与非GC型DLBCL的预后,IL-10+细胞数量的绝对值与GC型DLBCL的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肿瘤组织间质中FOXP3+细胞数量的绝对值与GC型DLBCL的预后,IL-10+细胞数量的绝对值与非GC型DLBCL的预后不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临床分期、FOXP3及病理亚型是DLBCL独立预后因素(P<0.05),而IL-10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FOXP3+Treg与IL-10在DLBCL间质中呈散在分布,表达变异较大,与正常组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OXP3+Treg与IL-10可作为DLBCL预后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