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Ⅰ)催化多米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着人们的科学技术活动,并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热点。在有机合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表现为:采用更加温和的反应条件,高收率,高选择性地合成目标化合物,以降低能耗及副产物的生成。因此,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推行可持续发展是发展廉价、高效、环保的金属催化剂及研究和开发连续反应过程。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 Density function theory),利用Gaussion03在B3LYP/6-31+G(d)基组水平上(Cu采用了赝势基组LanL2DZ, Br、I采用赝势基组MIDIX)来优化所有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分子几何构型,并计算了其优化构型下的频率,通过频率判断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本文研究了Cu(Ⅰ)催化“一锅法”合成六氢氮杂卓衍生物和多米诺反应合成吲哚的反应机理。本文第一部分研究了Cu(Ⅰ)催化的“一锅法”合成六氢氮杂卓化合物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并详细研究了反应的控速步骤。在没有Cu(Ⅰ)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为247.33kJ/mol,而在Cu(Ⅰ)催化下,反应活化能为151.38kJ/mol,与没有催化剂Cu(Ⅰ)相比,反应活化能降低了95.95kJ/mol,说明了Cu(Ⅰ)催化剂有利促进了反应的进行,这与实际实验中没有催化剂Cu(Ⅰ)反应无法进行结果相一致。同时在该反应机理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找到十个中间体和六个过渡态。本文第二部分对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一些经典人名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吲哚反应机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单一的Cu(Ⅰ)催化多米诺反应合成吲哚的反应机理。从炔铜出发,先与邻溴三氟乙酰基苯胺上的卤素发生C-C偶联反应,形成催化活化稳定中间体,利用金属的吸氢效应进行电子转移发生加成反应。在该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我们找到六个反应中间体和三个过渡态。同时对该反应的微观机理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很好的解释了催化剂Cu(Ⅰ)的作用本质。
其他文献
下肢静脉疾病即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其主要包括下肢静脉倒流和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两大类,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静脉血栓栓塞。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法分保守治疗和手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宣告了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为主要特点的传统社会发展方式的末路,而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标志的全新低碳发展模式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是高校学术队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研究者不得不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问题。本文选取了四川师范大学
本文分析了放顶煤工作面粉尘尘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粉尘防治措施,最后阐述了伯方煤矿3207综放工作面负压二次除尘系统,以供同行参考。
本文通过叙述现在广告牌的现存问题,来重点介绍广告牌单立柱基础的设计考虑因素,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Sansys软件分析了基础的受力情况,为该类新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定依据。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处方用药数据进行分析,为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筛选数据后,首先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建立数据信息库,
通过体外检测中药白蔹提取物的抗补体和抗菌作用,旨在探索抗补体和抗菌活性的关系.文章采用体外细胞溶血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样品抗补体和抗菌活性.结果显示:白蔹正丁醇萃
<正> 广西各协作医院采用国产—汕头鮀滨—华明药厂生产的阿霉素(简称华咀阿霉素)治疗恶性肿瘤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本协作组1990年1月~1992年3月按
试验于20092011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温室和试验农场进行。选用烟农19、鲁麦21、淄麦12、豫麦34、汶农6号共5个小麦品种,通过水培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硫互作对小麦产量
本文论述了充分利用建筑渣土通过改良后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为市政道路建设挖掘出新的材料,通过全面的试验,为渣土的应用提供充足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