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谦三的《敦煌琵琶谱》研究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琵琶谱》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三种琵琶古谱。1909年法国伯希和(P.Pelliot)将其拿回法国,现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其中有一种琵琶古谱(伯希和编号P.3808)是五代时写有标题《长兴四年中兴殿圣节讲经文》首尾较为完整的卷子,在其背面存有用三种笔迹书写的三组乐谱。在日本现今的传统雅乐中,还使用着从中国唐代流传到日本的乐琵琶所用的乐谱。日本学者林谦三最早把《敦煌乐谱》作琵琶谱来解读,推定了琵琶定弦和节拍节奏等,为《敦煌琵琶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在学习了林谦三前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之后,对其研究《敦煌琵琶谱》的方法作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含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林谦三其人和他的研究情况、研究范围和他所创立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第一节谈林谦三对于《敦煌琵琶谱》第一组10曲的研究。由于《敦煌琵琶谱》第一组10曲的定弦最为难解,故本章着重于考察林谦三对于本组10曲的定弦研究。第二节是林谦三的《敦煌琵琶谱》第二、三组15曲琵琶定弦的研究,概述林氏如何用第二、三组的定弦解读确立了《敦煌琵琶谱》定弦的研究方法。第三章专论林谦三的《敦煌琵琶谱》节拍节奏研究,主要是对于四个节拍节奏符号的解释,但他对这类符号的解释,前后是有变化的,故按照论文发表的年代来探讨其节拍节奏研究。第四章论述林谦三对于《敦煌琵琶谱》除了定弦和节拍节奏以外其他方面的研究,包括和《敦煌琵琶谱》有关的古文献和古谱研究、词曲组合以及演奏方法等方面,它们对于林氏解决定弦和节拍节奏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第五章是林谦三在《敦煌琵琶谱》研究中创立的实证方法,为了实证《敦煌琵琶谱》的研究是否正确,在研究中对于乐谱类别的判断、琵琶定弦的推定、演奏符号的解释等方面都应用了令人信服的实证方法,对后人的研究很大的推动。
其他文献
各行业对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的依赖性日益提高,计算机系统已成为其运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计算机数量的需求日益增多,机房作为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关键场所,其地位
长期以来,镀锌钢板的钝化处理往往采用六价铬酸盐钝化液,但铬酸盐毒性高、易致癌,对人体及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铬酸盐的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无铬钝
<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节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共同必修模块Ⅰ的内容.《课标》对该部分的内容要求为"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
音群(sound-mass)产生于20世纪初,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被广泛运用到“音响化”作品中,是音乐“音响化”创作最重要的手法之一。本文首先将“狭义音群”从“广义音群”中提取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彩色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确诊11例,漏误诊2例,诊断正确率为84.6%。结论超声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本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MRI特点。方法对12例经临床证实的TOBS患者进行MRI平扫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均为多发病灶,累及多个脑区。除
以典型实例指出了一些物理命题(特别是高考试题)中的胡编乱造现象,呼吁物理命题应有原则讲究.
面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高速铁路技术的研究。电气化铁道的牵引供电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和“过分相”等问题,影响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同相供电技术能够基本消除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