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琵琶谱》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三种琵琶古谱。1909年法国伯希和(P.Pelliot)将其拿回法国,现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其中有一种琵琶古谱(伯希和编号P.3808)是五代时写有标题《长兴四年中兴殿圣节讲经文》首尾较为完整的卷子,在其背面存有用三种笔迹书写的三组乐谱。在日本现今的传统雅乐中,还使用着从中国唐代流传到日本的乐琵琶所用的乐谱。日本学者林谦三最早把《敦煌乐谱》作琵琶谱来解读,推定了琵琶定弦和节拍节奏等,为《敦煌琵琶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在学习了林谦三前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之后,对其研究《敦煌琵琶谱》的方法作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含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林谦三其人和他的研究情况、研究范围和他所创立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第一节谈林谦三对于《敦煌琵琶谱》第一组10曲的研究。由于《敦煌琵琶谱》第一组10曲的定弦最为难解,故本章着重于考察林谦三对于本组10曲的定弦研究。第二节是林谦三的《敦煌琵琶谱》第二、三组15曲琵琶定弦的研究,概述林氏如何用第二、三组的定弦解读确立了《敦煌琵琶谱》定弦的研究方法。第三章专论林谦三的《敦煌琵琶谱》节拍节奏研究,主要是对于四个节拍节奏符号的解释,但他对这类符号的解释,前后是有变化的,故按照论文发表的年代来探讨其节拍节奏研究。第四章论述林谦三对于《敦煌琵琶谱》除了定弦和节拍节奏以外其他方面的研究,包括和《敦煌琵琶谱》有关的古文献和古谱研究、词曲组合以及演奏方法等方面,它们对于林氏解决定弦和节拍节奏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第五章是林谦三在《敦煌琵琶谱》研究中创立的实证方法,为了实证《敦煌琵琶谱》的研究是否正确,在研究中对于乐谱类别的判断、琵琶定弦的推定、演奏符号的解释等方面都应用了令人信服的实证方法,对后人的研究很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