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技术社会后果两重性充分展现的当前社会,人文的历史视阈已经扩展为“人——社会——自然”大系统,具体表现为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层面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技术所负荷的价值绝非仅仅是工具理性意义上的,其更为重要的价值功能和根本社会目的性在于促进人的全面提升,展现为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使人“人化”的人文价值。由于现代技术社会后果固有的两重性和人们主观目的的选择以及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失控,现代技术既可以对社会起到巨大的正面促动作用,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会引发诸多的人文困惑。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完成,标志着人类在研究自身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宣告了人类认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新纪元——“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工程技术之科学基础的综合性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之作用对象的独特性又使其有着敏感的人文价值关联。在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以促进人类福利和提升人文价值的同时,前瞻性地关注其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在两者间形成“必要的张力”,在人文价值的导引下寻求一种既能在当前行得通、又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模式,才能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
    论文将基因工程技术看作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社会矢量,首先对基因工程技术矢量进行理论分析。我们认为,基因工程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作为一个多目标、多类型的技术体系,基因工程技术负荷多方面的价值,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具体挖掘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应用对人格标准的冲击、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生态忧患,指出基因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呼唤人文社会视野的关注,从而说明用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我们认为基因工程技术活动是一个由潜在技术形态向现实技术形态转化的过程,通过探讨人文价值在基因工程由技术可能性到社会现实性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基因工程技术的人文价值维度与社会文化价值之间的互惠关系,并提出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理论原则和可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