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由于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电磁屏蔽性能、阻尼减震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产品等领域。但镁合金化学性质活泼,极易腐蚀,表面硬度低,容易划伤,严重制约了镁合金的广泛使用,因此,镁合金使用时对其进行一定的表面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常用的AZ63镁合金为基体,采用磷化处理后化学镀Ni-P的方法对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正交试验获得锌系和锰系磷化最佳配方;在最佳锌系和锰系磷化膜层上化学镀,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镀液的pH值,温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RD,硬度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化学镀镀层的形貌、组分等,可以得到最佳化学镀镀液配方及工艺参数,结论如下:(1)在镁合金表面可以进行磷化改性,以膜层厚度和其耐点滴腐蚀时间为依据,通过正交试验可以得到最佳Zn系化学配方及工艺参数为:6.6×10-2 mol/LNa2HP04,Zn(N03)24.2×10-2 mol/L,4.3×10-2 mol/LNaNO2,3.8×10-2mol/LNaF,t=25min,温度 T=50 ℃,pH=4.5;锰系最优化学配方及工艺参数为:0.520 mol/LNa3PO4,0.190 mol/LKMnO4,NaWO4 0.022 mol/L,pH=6,T=60 ℃,t=20 min。(2)在含有Zn或Mn的磷化层表面可以进行化学Ni-P镀,以镀层的耐蚀性和沉积速率为标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法得到化学镀镀液的最佳配比及工艺参数为硫酸镍7.6×10-2 mol/L,次亚磷酸钠 0.17 mol/L,柠檬酸钠 3.4×10-2 mol/L,1.32×10-5 mol/L 硫脲,氟化氢氨0.18mol/L,pH=8,T=85℃,t=1h。(3)镁合金经不同磷化处理后化学镀Ni-P能够得到显微形貌为胞状的非晶结构镀层,镀速均在25 μm/h以上,镀层的硬度相对于镁合金基体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Zn系磷化层表面化学Ni-P镀层的表面硬度达747 HV,Mn系磷化层表面化学镀层的硬度也可达 712HV。(4)在最佳锌系和锰系磷化膜层上化学镀Ni-P,Zn和Mn为镍磷镀提供了自催化活性点,锰系磷化膜层更适合于镁合金表面磷化处理后化学镀,所得镍磷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仅为4.09×1 0-6A/cm2,自腐蚀电位达-0.62 V,相对于镁合金基体的自腐蚀电流密度3.04×10-4A/cm2降低两个数量级,电位更正,对镁合金基体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