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南洼槽下白垩统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充分调研乌南洼槽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地化分析测试资料,测井、录井、试油、岩性观察、地层温压测试数据,生产动态资料,压汞实验分析数据等资料,以油气地球化学、分子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有机岩石学等学科作为理论指导,对乌南洼槽下白垩统油气成藏特征展开综合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油气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地层温压场以常压高地温梯度为特征。储层孔隙度类型以特低孔、低孔为主,渗透率以特低渗和超低渗为主,主要发育次生孔隙,并且分选较差,储层性质总体评价较差,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与深度呈指数关系下降。有机质主要处于未成熟到成熟阶段,具有单峰生烃的特征,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并不推荐在研究区使用;归因于原始生产力,有机质丰度较高,同时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对其也有较大的影响;有机质类型Ⅱ型为主,生物标志物具有偏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原始沉积环境属于淡水偏氧化,原油以轻质高含蜡为主要特点,并不具有二连盆地其他洼槽原油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特征,原油族组分主要是饱和烃,其次是芳烃,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普遍较大,这都反应南洼槽原油主要是成熟原油,全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特征都指示原油主要是高等植物贡献。成藏动力主要是常压系统,可以分为自源常压和它源常压成藏系统两类。阿尔善组油气藏可能是连续性的两期充注成藏,而腾一段油气藏主要可能是一期充注成藏。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油气沿砂体或断裂-砂体侧向运移的岩性、构造-岩性圈闭成藏模式;以不整合面侧向运移的地层圈闭成藏模式;源内砂岩透镜体油气初次运移圈闭成藏模式。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有效烃源岩纵向、横向分布区决定了油气的分布范围;不同的输导系统决定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位置;古地貌与沉积体系有机配合控制岩油气藏的分布;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富集区的形成及展布。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探索扎根中国实践且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民营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
基于文献研究和逻辑演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内涵、测度与量化、形成机制以及监测预警和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度剖析,并从全局性、过程观和内生性角度给出了拓展分析,指出了尚
微量元素与畜禽骨骼疾病杨志强,王学智(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骨骼疾病,常因发病率高,侵害多种畜禽,给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这类疾病由于微量元素等营养因素所致的占50%~70%。微
文章对商业综合体屋顶空间现存可达性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后得出两点,首先是由于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的引导性不足导致,其次是屋顶公共空间的功能构成过于单一导致的吸引
对双光束波长合束精度进行了研究。用镀有特制光学薄膜的滤光片对波长为532和515 nm的两束激光进行合束,并对合束精度进行检测。基于此系统,建立了对应理论模型,并对合束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