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3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民族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而普遍存在的文化差异时常对跨文化交流造成障碍。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翻译则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和移植。如何将文化信息——特别是文化专有项——通过翻译的方式在译语中准确传达,合理地消解文化差异,已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没有局限于以往的研究方法,停留在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问题上,而是以客观的态度描述翻译现象,并将重点放在翻译技巧的探索上。鉴于文化专有项所承载的文化特殊性和其造成的翻译困难,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翻译策略。本文认为由西班牙翻译学者哈维·弗朗哥·艾克西拉根据跨文化操控的不同程度所提出的策略分类最具系统性和完整性,且经过适当的修改,可以将其用于指导文化专有项的汉英翻译研究。  沈复的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中出现了大量中国特有或异于西方的文化成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在对文化专有项的灵活处理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方面,林语堂的译本堪称成功范例。本文对《浮生六记》中的汉语文化专有项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分类,以艾克西拉的翻译理论为框架,分析总结了林语堂在处理文化专有项时所采用的英译策略,包括保留法(转写,音译,语言翻译,文内解释,文外解释)和替代法(有限世界化,绝对世界化,同化,删除,自创),并尝试性地探讨了影响译者策略选择的相关因素(超文本因素,文本和文本内因素),以期为今后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谚语是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
简·里斯和多丽丝·莱辛是在世界上享誉盛名的两位女作家。其作品《藻海无边》和《野草在歌唱》向我们呈现了父权社会和殖民社会压迫下的两位不同的女性。她们有一些相似的经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职业教育发展、正确认识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正确看待当今职高生就业工作中的弊端,主要就加强职高生就业指导工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了讨论,指出要从树立观念、明确目标、分类指导的几个角度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特别就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如何进行先实习后就业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就业指导;细分专业;实习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
当今社会,即便是本国读者对诗歌也趋于淡忘,但是诗歌能够触及心灵这一事实不可否认。对于英诗翻译,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标准。本篇论文即以诗歌美学为基本视点,分别就许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