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东地区是我国金矿资源主要密集区,焦家金矿田是我国最大的金矿田,焦家金矿床是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又称“焦家式”金矿)的代表。矿区位于滨太平洋成矿带西部大陆边缘活动带,为太古宙—元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发育地区,是地壳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多旋回发育地带。 胶东地区的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界研究和争论的重点之一,尤其是与矿床空间位置关系密切的玲珑和郭家岭花岗岩及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提出过不同观点。论文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在对关键区段重点解剖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对本区的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作了较系统的科学总结,建立了焦家金矿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预测并确立了焦家金矿深部存在第二成矿富集带盲矿体,并且认为这种规律可扩展到整个焦家金矿田。 玲珑复合岩体的展布受控于相背倾向的NE向断裂带,微量元素环境判别投点于造山花岗岩或同造山花岗岩区域,属于典型的S型花岗岩。众多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变化于102Ma-1718Ma,并集中于早、中、晚三个区段,较晚的区段为110~160Ma。综合判断,玲珑复合岩体(超单元)定位于燕山期的岩浆—变质核杂岩。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成矿年龄约124Ma±1Ma(Rb-Sr等时线法);Pb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得出成矿物质来源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玲珑花岗岩的判别结果,表明成矿与岩浆—变质核杂岩的定位形成有直接关系。 焦家金矿的断裂蚀变带从外带(片麻状花岗岩)到内带(主断裂面),有从韧性变形—韧脆性变形—脆性变形—多期脆性变形迭加的变形性质变化,有分布宽度从宽—窄的变化,在时间序列上有从先后(老新)的变化,反映了岩浆—变质核杂岩形成过程中,构造成矿层次由深至浅的变化。 主蚀变带中的1、2号矿脉实际上是分支复合的同一条工业矿体,受主断裂控制,主矿体的特别厚大部位,往往是由3号脉与主矿体复合形成的,可作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