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chenrongx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毋庸置疑,教师的发展是民族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国民基础教育的重点仍然在农村。因此,要解决中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必须尽快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身份认同问题是关乎农村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然而当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身份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既包括教师个体对于自身身份的承认与内化,又包括社会对其教师身份的接受和承认,两者统一起来才是形成了积极的身份认同。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的身份认同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教师师资队伍的稳定,影响亿万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本研究基于对海南省农村中小学的调查,了解当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并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的积极认同提供建议。全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引言:概要介绍研究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教师身份认同的理论及意义。教师身份认同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概念的界定揭示出教师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者的关系,正确认识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二章,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与问题。基于海南省农村中小学的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分析发现,当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存在个体认同危机,而且社会认同也遭遇尴尬。农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应予以关注。第三章,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从社会层面上看,有社会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期望与其社会地位的反差、城乡二元结构对教师制度性文化资本转换的限制、工资水平和待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稳定性的制约等问题。从农村环境层面上看,有公共资源与文体设施相对落后;方言种类多、难度大导致交流受限;农村条件对教师婚恋、生育、子女受教育等问题的限制。从农村中小学教师层面上看,有个人从教动机不积极、价值观的城市取向、农村本土知识缺失、缺乏其它行业的职业体验等问题。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出现问题。第四章,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社会层面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内部层面两方面的建议。社会层面上,国家通过制定平等的教师身份制度,营造公正和谐的身份认同氛围;设置农村特色课程,加强师范生与农村的情感联系;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开展多行业志愿活动,增加农村教师职业体验。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主动融入农村,建构积极的教育价值观;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对农村的适应力。通过三大方面的综合努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身份认同。结语:概括总结全文,提炼全文核心观点。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小粒子散射的 Lorenz-Mie 理论,结合彩虹的其它理论(几何光学理论、Airy 理论、Debye 理论)研究了均匀球、柱粒子各阶彩虹强度分布和频谱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对某些特定材
<正>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肌腱与骨骼长期因非规范性运动或过分压力与扭转而产生的一种急、慢性运动性炎症,因附着在肱骨外上髁的前臂伸肌群肌腱长期反复强烈收
对本院网球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小针刀合穴位贴敷治疗网球肘的临床治疗效果。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门诊治疗的网球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
学习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大力推动学习之风的兴起。然而,当前在学习中依然存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