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 Hemsl.和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ia Hemsl.均属虎耳草科植物。药材名通称岩陀,俗名毛青冈。药用部位为根茎。因其有多种功效,在民间运用广泛。由于西南鬼灯檠和羽叶鬼灯檠的根茎在外形上相似性极高,两者易于混淆,对有关研究中涉及的品种基源鉴定等带来了较大困难。为了探索以现代实验方法区分两种药材的可行性,客观评价药材质量,本课题搜集产自云南、贵州的不同采收季节的羽叶鬼灯檠和西南鬼灯檠药材,分别建立两者的HPLC指纹图谱对照图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比较,找出了其差异性,可简便、快捷的鉴别和区分羽叶鬼灯檠和西南鬼灯檠。同时,在建立指纹图谱基础上构建了有关识别模式,可对不同采收季节的羽叶鬼灯檠和西南鬼灯檠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目前对岩陀药材的质量控制仅见于《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现行标准中只有简单的外观性状描述。鉴于岩陀良好的药用价值及目前质量分析研究的现状,本课题以产自云南、贵州的不同采收季节的20批岩陀药材为样品,在建立其指纹图谱的基础上,进行了岩陀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新药审批要求的方法制定了岩陀药材的质量标准草案。 通过指纹图谱的方法,配合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和针对性的质量检查项目,可更深层次的评价岩陀药材的内在质量,为岩陀药材的采收加工、资源利用、质量控制、临床运用及营销等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