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产品是现代化工业的典型代表,在我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制造行业是处于产品链的下游行业,是实体经济得以流动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汽车制造过程的最后一道工艺,总装车间装配工艺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汽车产品装配过程复杂多变,涉及到成百上千零部件或标准件的配合安装。面对多品种车型共线生产时,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客户需求时,生产的产品属性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化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有时产品对象会超出装配线设计的预计能力。因此,当面对新产品投放时,装配线应具备动态的调节能力,通过快速灵活的工艺调整,输送系统柔性化通过性改造,用较少的经济投入,较短的改造周期来满足新品的投产生产。本文研究了总装车间柔性化生产的基本方式,围绕着作者所在的公司总装车间面临着新品上线的实际内容,以“紧凑的装配工艺规划,有序高效的柔性化输送,可靠适时的质量保证”这一目标,将先进的制造技术,装配工艺融合在面对新品车型通过性能力分析上,主要内容以下几点:1.柔性化生产模式与特定化生产模式装配线分析,包括特定化生产模式装配线布局形式与当前主流的柔性化生产模式装配线布局形式对比分析,柔性化装配工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柔性化总装车间的装配工艺布局原则,柔性化总装车间装配线规划步骤以及给出一些特定的装配工艺公式算法,理论与实际结合相辅相成。2.基于该公司某新车型在现有装配线上制造生产,对当前生产装配线面向新车型时通过性分析,结合着瓶颈点进行柔性化改造,优化当前输送线系统,特别是涂装车间与总装车间共存区域BDC平台,内饰段接落车4寸吊具与单板链支撑,内饰段转底盘段转挂机器人与6寸吊具等关键性大型输送系统进行柔性化改造,使其满足该新车型的生产通过性,并且不影响当前现有车辆的制造生产。3.对柔性化装配线线平衡进行分析,装配线线平衡的存在意义及评判方法,柔性化装配线的标准工时工艺策略以及面向新车型引入后的线平衡实例分析等。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关联设计出一个柔性化装配线的大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