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老年期及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研究,观察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两组患者体质分布差异及变化趋势。在辅助老年期前后抑郁症患者辨体诊治的同时,为老年期前后抑郁症的预防调护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期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疾病科一科、二科的60岁≤年龄<90岁抑郁症患者为老年期组,按1∶1比例纳入同期45岁≤年龄<60岁抑郁症患者为老年前期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信息,判定其中医体质类型,建立数据库,并使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探讨两组患者发病影响因素、体质分布差异及变化趋势等。
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分布
本研究共纳入抑郁症患者有效病例188例,其中老年期抑郁症患者95例,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93例;平均年龄为59.76±9.88岁,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45岁;女性患者151例(19.7%),男性患者37例(80.3%),男女比例约4∶1;内向者79例(42.0%),中向者65例(34.6%),外向者44例(23.4%),性格以内向为主;无爱好者144例(76.6%),有爱好者44例(23.4%),爱好以无爱好为主;已婚者163例(86.7%),丧偶者15例(8.0%),离异者9例(4.8%),未婚者1例(0.5%),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9例(4.8%),无精神疾病家族史者179例(95.2%),以无精神疾病家族史者为主;低学历者87例(46.3%),中学历者66例(35.1%),高学历者35例(18.6%),文化程度以低学历为主;体重过轻者6例(3.3%);体重正常者96例(52.2%);体重过重者64例(34.8%);体重肥胖者14例(7.6%);体重非常肥胖者4例(2.2%),以体重正常者为主;既往无抑郁病史者131例(69.7%),病程<1年者7例(3.7%),1年≤病程<5年者22例(11.7%),病程≥5年者28例(14.9%),多数患者既往无抑郁症病史。
2两组患者一般信息比较
老年期及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在性别、性格、爱好、文化程度、精神疾病家族史、体质指数、病程等一般信息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婚姻状况中丧偶情况上差异有显著性,老年期丧偶者明显较多;在抑郁程度分布上,老年期整体抑郁程度高于老年前期;在共病情况分布上,老年期整体共病数量多于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两组患者以共患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病者居多。
3两组患者体质分布情况
老年期平和质1例(1.1%),偏颇体质94例(98.9%),主体质类型主要为:气虚质50例(52.6%)、阳虚质17例(17.9%)、气郁质13例(13.7%)。老年前期平和质4例(2.1%),偏颇体质89例(97.9%),主体质类型主要为:气郁质32例(34.4%)、气虚质27例(29.0%)、阴虚质14例(15.1%)。
老年期单体质类型者共15例(15.8%),主要为气虚质7例(46.7%);兼夹体质类型者共80例(84.2%),第一、第二体质主要为:气虚质+阳虚质17例(21.3%)、阳虚质+气虚质13例(16.3%)、气虚质+阴虚质12例(15.0%)、气郁质+气虚质9例(11.3%)。老年前期单体质类型者共21例(22.6%),主要为气郁质12例(57.1%);兼夹体质类型共72例(77.4%),第一、第二体质主要为:气虚质+气郁质11例(15.3%)、气郁质+气虚质11例(15.3%)、气虚质+阴虚质7例(9.7%)。
两组患者体质分布以兼夹体质152例(80.9%)、虚性体质124例(66.0%)为主。其中,老年期整体体质兼夹数量多于老年前期;老年期主体质类型以虚性体质较多,老年前期主体质类型在虚实分布上差异不大。
结论:
1.老年前期至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体质有由实转虚趋势,病情有由轻变重、由简转繁趋势。
2.老年期及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体质分布差异显著。气虚质、阳虚质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重要致病体质;气郁质、气虚质为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重要致病体质。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期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疾病科一科、二科的60岁≤年龄<90岁抑郁症患者为老年期组,按1∶1比例纳入同期45岁≤年龄<60岁抑郁症患者为老年前期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信息,判定其中医体质类型,建立数据库,并使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探讨两组患者发病影响因素、体质分布差异及变化趋势等。
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分布
本研究共纳入抑郁症患者有效病例188例,其中老年期抑郁症患者95例,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93例;平均年龄为59.76±9.88岁,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45岁;女性患者151例(19.7%),男性患者37例(80.3%),男女比例约4∶1;内向者79例(42.0%),中向者65例(34.6%),外向者44例(23.4%),性格以内向为主;无爱好者144例(76.6%),有爱好者44例(23.4%),爱好以无爱好为主;已婚者163例(86.7%),丧偶者15例(8.0%),离异者9例(4.8%),未婚者1例(0.5%),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9例(4.8%),无精神疾病家族史者179例(95.2%),以无精神疾病家族史者为主;低学历者87例(46.3%),中学历者66例(35.1%),高学历者35例(18.6%),文化程度以低学历为主;体重过轻者6例(3.3%);体重正常者96例(52.2%);体重过重者64例(34.8%);体重肥胖者14例(7.6%);体重非常肥胖者4例(2.2%),以体重正常者为主;既往无抑郁病史者131例(69.7%),病程<1年者7例(3.7%),1年≤病程<5年者22例(11.7%),病程≥5年者28例(14.9%),多数患者既往无抑郁症病史。
2两组患者一般信息比较
老年期及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在性别、性格、爱好、文化程度、精神疾病家族史、体质指数、病程等一般信息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婚姻状况中丧偶情况上差异有显著性,老年期丧偶者明显较多;在抑郁程度分布上,老年期整体抑郁程度高于老年前期;在共病情况分布上,老年期整体共病数量多于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两组患者以共患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病者居多。
3两组患者体质分布情况
老年期平和质1例(1.1%),偏颇体质94例(98.9%),主体质类型主要为:气虚质50例(52.6%)、阳虚质17例(17.9%)、气郁质13例(13.7%)。老年前期平和质4例(2.1%),偏颇体质89例(97.9%),主体质类型主要为:气郁质32例(34.4%)、气虚质27例(29.0%)、阴虚质14例(15.1%)。
老年期单体质类型者共15例(15.8%),主要为气虚质7例(46.7%);兼夹体质类型者共80例(84.2%),第一、第二体质主要为:气虚质+阳虚质17例(21.3%)、阳虚质+气虚质13例(16.3%)、气虚质+阴虚质12例(15.0%)、气郁质+气虚质9例(11.3%)。老年前期单体质类型者共21例(22.6%),主要为气郁质12例(57.1%);兼夹体质类型共72例(77.4%),第一、第二体质主要为:气虚质+气郁质11例(15.3%)、气郁质+气虚质11例(15.3%)、气虚质+阴虚质7例(9.7%)。
两组患者体质分布以兼夹体质152例(80.9%)、虚性体质124例(66.0%)为主。其中,老年期整体体质兼夹数量多于老年前期;老年期主体质类型以虚性体质较多,老年前期主体质类型在虚实分布上差异不大。
结论:
1.老年前期至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体质有由实转虚趋势,病情有由轻变重、由简转繁趋势。
2.老年期及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体质分布差异显著。气虚质、阳虚质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重要致病体质;气郁质、气虚质为老年前期抑郁症患者重要致病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