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我国控制了“非典”(SARS)流行之后,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的领导和工作力度,并重点加大了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力度,集中地、高规格地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艾滋病防控已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来有效地做到防控,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纵观这些措施,我们看到更多是从病理学或是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探讨,而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防艾的力量的研究并不多见。从政府政策执行的角度来探讨公共部门的艾滋病防控的有效性就更为少见。虽然关于政府政策执行的研究很多,但是纵观这些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政府政策执行的探讨很多时候都是静态的、宏观的、偏理论性的分析,并没有从具体的某一个公共管理问题来研究政府的执行力。本文从艾滋病的防控为切入口,从这个具体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政府政策执行的问题,从而使政府政策执行的研究更为具体和具有实践性。艾滋病疫情的爆发已经不单纯只是一个医学问题,它引发的是社会的和平稳定和公共安全问题。按照当前我国艾滋病爆发的速度,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就有可能达到1000万,而这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使GDP总量每年降低160亿。2011年,这一数字将会超过37000亿人民币。可见,艾滋病对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构成了威胁,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所以如何有效地来防控艾滋病的现实意义就显得更为深远。而直接从政府执行入手来探讨艾滋病防控,能更有效地来保证政府防控艾滋病的政策的实施。全文共有有引言和三个部分组成:引言。该部分简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写作思路和论文框架及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部分阐释了地方政府部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相关理论。当前关于政策执行的理论主要有、行动理论、组织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本文选取霍恩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作为文章的主要分析工具。第二部分。介绍了地方政府部门艾滋病防治的公共政策内容及其执行概况。包括:艾滋病防治政策的目标,艾滋病防治相关的政策文本,艾滋病防治政策的执行概况,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现状的评估以及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着重分析了H省卫生厅“十一五”期间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对改进地方政府部门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主要从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实现艾滋病的整体防治;强化保障措施、健全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政策执行人员整体素质三个方面探讨。本文结合H省卫生厅“十一五”期间在防治艾滋病中政府执行力的具体情况,结合省政府防艾委成员单位在艾滋病防治工作对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进行综合交叉分析,对政府在艾滋病防治之中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提出了政府各个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各部门间相互合作,协同配合,形成整体政府。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实现艾滋病的整体防治;要强化技术支持和保障措施,健全艾滋病防治的长效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政策执行人员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