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地球所面临最大的社会问题,就是人口问题,尤其是少子化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所共有的问题。其中,日本的少子化问题一直存在着并且现象尤为突出,日本出生率的持续下降,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人群的逐年增加,造成的少子化现象一直以来困扰着日本政府,同时也对经济、社会等造成了多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超过13亿大关。从1940年建国初期到1970年初我国人口始终保持着高增长率,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大约30年间严格控制人口政策之下,出生率一直处于直线下降的态势。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的尹豪教授这样说过“这样的结果,意味着现在我国进入到低出生、低成长阶段,正在迈进少子化社会。”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很好的控制了人口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推行了三十多年的控制人口政策也积累了很多弊端,如男性光棍危机隐含的社会安全问题、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劳动力人口紧缺下的经济发展问题、兵源不足导致的国防安全问题等等,21世纪以后我国必将长期面临人口失衡的紧张局面。其实少子化问题并不只是单纯的人口减少、劳动力人口和老龄人口比例失衡等这些有关数字经济的问题,更是关系着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我国对于少子化的研究少之又少,而更偏重对老龄化的研究,实际上少子化比老龄化的影响更加深远,因为生育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前进的源泉,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日本少子化当前的形势和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日本少子化的主要成因、对经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在分析日本少子化问题的同时,为后续篇幅研究我国少子化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作为参考。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少子化及人口的现状,包括我国少子化的直接和间接成因、建国初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动态和结构变化以及在社会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主要针对造成我国少子化直接原因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分析,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政策的展开过程、政策的影响和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对政策今后的展望。第四部分是结合日本少子化的经验总结出对我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启示,主要以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得出适用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