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肾细胞癌中诊断和预后的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iy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尿液及血浆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在肾细胞癌(RCC)患者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通过研究NGAL在不同肾细胞癌的表达,分析NGAL与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的关系,探索NGAL于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肾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尿液及血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尿液及血浆中NGAL浓度,分析尿液及血浆中NGAL与肾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予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行进一步验证。应用Western blot检测17例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NGAL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HC)检测189例肾癌组织中NGAL的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评估NGAL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ELISA法测定肾肿瘤患者尿液中NGA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尿NGAL水平与肾细胞癌Fuhrman分级、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是否转移及组织学分型(乳头状肾细胞癌)显著相关(P<0.01);肾肿瘤患者血浆中NGA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组17例肾癌组织中,有7例NGAL的表达量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量,其中有5例是乳头状肾细胞癌。IHC测定NGAL在84乳头状肾细胞癌中NGAL的阳性表达率为67.9%,明显高于105例肾透明细胞癌的NGAL阳性表达率(13.3%)(P<0.05)。乳头状肾细胞癌组中NGAL的表达与乳头状肾细胞癌Fuhrman分级、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GAL高表达影响总生存期(OS)(P<0.001)及无疾病生存期(DFS)(P<0.001)。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GAL的表达情况、病理分期以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是乳头状肾细胞癌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尿液中NGA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并且尿NGAL水平与肾细胞癌Fuhrman分级、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是否转移及组织学分型(乳头状肾细胞癌)显著相关。NGAL在乳头状肾细胞癌尿液及组织中均显著表达,NGAL的表达与乳头状肾细胞癌Fuhrman分级、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NGAL的高表达提示乳头状肾细胞癌生物学恶性度较高,预后不良,可作为评价乳头状肾细胞癌生物学特性和预后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将能够表达犬FGF21的真核质粒pCMV3-His-dFGF21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中,利用潮霉素B进行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犬FGF21的CHOK-1细胞系;利用该重组细胞系对犬FGF21进行表达,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犬FGF21;对该细胞系的培养工艺、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为犬FGF的工艺化生产提供理论实践依据,为犬FGF21的宠物用药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三种不同转染方法:
化石燃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但是,在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各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因此,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已成为当代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压电材料能够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偏氟乙烯基共聚物是一种半结晶的聚合物,存在多种晶型,压电性能优异,同时具备柔韧性、耐化学腐蚀性、材质易加工等性能。偏氟乙烯基共聚物的压电性能主要归因于其内部的极性晶体,而极性晶
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政府提升公办学校质量的一种教育现象,是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2014年,上海从自身实践出发,结合全国其他地区的先行经验,正式
本文采用亲核取代法,以1,3-双(4-氟苯甲酰基)苯与联苯二酚在碱性金属盐碳酸钠催化的条件下,以二苯砜作溶剂对其进行逐步缩合,经该反应后再缩聚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量的间位联苯型聚芳醚酮(命名:PEDEKm K)粉末样品,并制备了无定型和结晶两种类型的薄膜样品,并以同样方法制备的聚醚醚酮(PEEK)薄膜样品为参照,通过热失重分析(TGA)、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机械分析(TMA)、毛细管流
工艺规划是机械产品从设计到制造过渡的桥梁,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工艺规划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对企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智能化工艺规划理论与技术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在实际生产制造中依然存在大量传统工艺设计方法,这些依赖于工艺人员经验水平的工艺过程并不能完全保证加工质量。因此,开展行星架工艺规划与加工误差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行星
脑电信号(EEG)是一种产生于人脑神经细胞活动的电位,基于脑电的2D目标识别基本采用快速序列图像呈现范式(RSVP)或者怪球范式(Oddball),通过检测目标图像诱发的特异脑电成分P300来实现目标图像的快速检索,P300的波峰和潜伏期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受试者对于刺激的接受、处理和反应等认知能力,因此脑电中的P300成分检测是目标识别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目前使用虚拟现实(VR)对脑电目标识别进行定量
拓扑绝缘体由于具有奇特的表面态和自旋电子学性质,引起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这类材料其块体具有绝缘体性质但其表面呈金属态,并且其拓扑表面态由于受时间反演保护而不易被破坏。这种特殊的拓扑性质,在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中都极具研究价值。多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具有拓扑性质的新材料以及这类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对电学性质调控手段等的研究。Bi_2Te_3是最热门的拓扑绝缘体材料之一。该材料的块体态在室温下
表面粗糙度是机械领域中衡量加工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工程应用中如何提高其检测速度和精度一直是研究热点,从接触式检测方法发展到光学和图像学研究得到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表面粗糙度的检测精度在进一步的提高。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产品的合格与否需达到技术要求值的范围以内,同时工件表面质量的检测对速度的要求更高。在此背景下,基于工件表面图像的粗糙度检测能够充分满足实际加工生产的需求,根据国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荒凉的察吾呼沟发现并发掘了五处原始氏族墓地,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这些发现表明距今三千年前后,今天人迹罕至的山前沟谷,生活着一支现在被称为察吾呼人的原始氏族,他们在这里曾经历了一段热闹的岁月。在察吾呼沟口发掘的五处墓地中,四号墓地保存的最为完整,整个墓地未经后世自然或人为的破坏。考古工作者对这处墓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考古人类学的角度认为,原始墓地和墓葬是古人现实社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全生物降解地膜被认为是取代传统地膜,解决“白色污染”的最佳选择,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以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作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技术已日趋成熟,而该类地膜的功能化尚缺少研究。类水滑石(LDH)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纳米粘土,可用作全生物降解树脂的补强剂,由于LDH的金属氢氧化物层板和层间阴离子具有多元可调变性,可以作为阴离子型药物的缓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