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性质而成为当今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该论文中,作者采用各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掺杂稀土离子的纳米发光材料,并研究它们的各种性质.利用水热法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具有纳米结构的纯相的羟基石榴石Sr<,3>Al<,2>(OH)<,12>.通过热分解,可得到均匀统一的Sr<,3>Al<,2>O<,6>纳米颗粒,若掺杂稀土离了如Eu<3+>,Sr<,3>Al<,2>O<,6>可以作为荧光材料的基质.利用共沉淀法,在CO气氛中制得两种新型的荧光粉SrCO<,3>:Ce<3+>和SrCO<,3>:Eu<2+>.CO气氛在反应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灼烧时,CO气氛不仅有利于抑制SrCO<,3>的分解,而且可将三价的Eu<3+>还原成二价的Eu<2+>.首次研究了SrCO<,3>:Ce<3+>和SrCO<,3>:Eu<2+>的荧光性质,从它们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来看,在发光二极管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前者发黄光,后者发红光.分别利用XRD技术与不同价态Eu离子的荧光光谱研究了由活性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氛对SrO-Al<,2>O<,3>体系物相的影响.在碳热解法产生的气体中,高温灼烧比较长的时间,Sr<,3>Al<,2>(OH)<,12>完全分解,并转化为SrCO<,3>和Al<,2>O<,3>的混合相.利用柠檬酸络合法,我们合成了单分散的、均一的、大小可控的CaTiO<,3>:Pr<3+>纳米颗粒,并在CaTiO<,3>的结构中观察到两种大小分布不同的介孔.在600℃的温度下除去有机物模板,得到介孔的无机骨架是比较罕见的.该实验中,有机成分燃烧产生还原能力适度的还原气氛,能防止pr3+被氧化,但不会使Ti(Ⅳ)被还原.水热法合成CaTiO<,3>在理论上与实验上都比较成熟.尽管水热法有利于修饰产品的形状与尺寸,但据我们所知,目前尚未有人利用水热法合成树枝状的复合氧化物纳米晶.我们在水热体系中,得到自动生长的树枝状CaTiO<,3>:Pr<3+>晶体,近乎完美的枝晶结构是由很薄的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在以上基础上,利用改进过的溶胶水热法在100℃即可合成CaTiO<,3>:Pr<3+>枝晶,这是首次在CaTiO<,3>体系中,合成枝晶,合成温度也是最低的.利用佛山光电公司的设备及有关材料,我们将自己合成的荧光粉封装到GaN基LED支架上,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得到了白色LED产品.受蓝光(460-470nm)激发后,荧光粉发出很强的黄光(530-550nm),黄光足以与剩余的蓝光互补,产生白光.白光的色温约为4070K,显色指数为87.1,色坐标为(O.34 0.33),发光强度为2952.2mcd(电流为20mA,电压为3.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