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权利实现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min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使大学生权利的受关注程度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高等学校中,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的发生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的和谐安定。这些事件的发起者、肇事者很多都是在校大学生,事件的源起与他们的权利得不到充分实现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权利实现的充分与否关乎和谐校园建设的成败。保障大学生权利的充分实现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应然之举,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要举措。从法理学来讲,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与其身份紧密相关,伴随主体的身份而产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多重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的集合体,本文探究的大学生权利仅限于其基于受教育者身份特征而享有的身份权。大学生权利的充分实现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利于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本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大学生权利进行概述。以现行的法律法规文本为依据,呈现大学生所享有的法定权利,包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进而对大学生权利实现的必要性进行论证,从大学生权利的渊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高校与大学生关系的变化、大学生权利实现的价值着手展开。第二部分,阐述当前大学生权利实现的现状。认为大学生权利实现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高等学校管理方式转变,大学生权利意识普遍提高,权利行为趋于合理。但是,不可否认,大学生权利侵害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名誉权、参与管理权、申辩权等得不到有效落实。第三部分,对当前大学生权利实现不充分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认为传统文化中的人治思想是问题产生的文化土壤,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高校管理行为不当、大学生权利意识和行为自身的局限是困扰大学生权利实现的症结所在。第四部分,大学生权利实现的路径探析。权利文化重塑、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新型的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权利教育是大学生权利充分实现的合理路径。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及国家社会稳定。而“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农民问题,其中农民收入是问题的核心。因此,当前提高农民素质,
基层党组织作为政党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政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当前基层党组织既面临来自组织体系内部的结构性挑战,又受到基层社会环境变迁的深刻影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少数民族妇女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价值。妇女的地位在传统观念中都是非常低下的,主要是由于传统道德观念、儒家思想、宗教信
职业不仅是个体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更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为重要的舞台。高中生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这是个体职业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高三学生,正确的选择
户外运动是以大自然为场地的一项具有挑战的体育项目,主要项目有野外露营、户外攀岩、野外登山、户外徒步、野外探洞等。户外徒步运动80年代传入中国,在我国30多年中得到了迅速
日本数学教育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日本教科书研制已取得显著成效,这也对中国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编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加官广泛存在于南朝各历史典籍中,这种加官,与官员所担任的本官有很大不同,它是在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职,此种加官官职多为虚职,并无实际权力。它作为职官制度的
严格意义上的辩诉交易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如今也是该制度最为发达的国家,该制度自产生以来,人们对其的指责声就一直未曾平息,甚至有人声称要将其废除,但该制度在缓解案件积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人教B版数学教科书设立了“阅读与欣赏”专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自学,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和
我们身处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面数字化的时代。科技的创新、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增强,经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