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以来,抗生素类物质在环境中的出现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这类污染物因其高生物活性、高结构稳定性和强亲脂性的特点而对水生态、水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并且能诱发和传播多种环境抗生素抗性菌以及抗性基因。因此,对环境中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研究就显得格外迫切。磷霉素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均有效,其机理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磷霉素钠废水是一类难降解并具有较强生物毒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目前,对其处理主要有物理化学法,生物法以及两者联合进行处理。本论文采用水解酸化与生物接触氧化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对磷霉素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本试验中由于磷霉素钠制药废水原水COD高达2.0×105mg/L,总磷浓度2.5×104mg/L,故采用稀释进水,主要特征污染物为有机磷,通过调节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来测定有机磷的去除率,并对试验效果最好和结尾段分别作基于PCR技术的DGGE考察。在组合工艺中,水解酸化反应器容积为20L,采用弹性材料填料,反应温度为35℃。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容积10L,采用多孔活性悬浮材料,反应温度为室温,曝气量固定为200L/h,进水pH在不同有机磷浓度下基本稳定在7.5~8,经过水解酸化后pH降至5~6。厌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好氧的2倍。试验中以有机磷浓度以及水力停留时间作为影响因子,试验了有机磷浓度分别为5mg/L、10mg/L、20mg/L以及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6h、12h、24h,48h(以水解酸化反应器计)下COD以及有机磷的去除率。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接触氧化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h,进水COD为2.0×103mg/L、进水有机磷浓度为5~10mg/L的条件下,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可实现废水中COD、有机磷的较为高效去除,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80%以上。试验还分别对处理结果较好的条件下生物污泥与进水浓度最高条件下生物污泥做了PCR-DGGE考察,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污泥中微生物种类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池中与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群落差异很大,在进水浓度变化时,微生物群落变化较大;磷霉素钠制药废水抗药性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接触氧化反应器内,有机磷的去除在水解酸化反应器与接触氧化反应器内均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