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大理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ly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巴尔通体流行株基因型,为有效预防控制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巴尔通体病发生和流行提供基础数据。方法1.样本来源:2015-2016年,在云南玉龙鼠疫疫源地、剑川鼠疫疫源地和梁河鼠疫疫源地捕获野外小型兽类共2611只。将捕获的小型兽类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并记录捕获小型兽类的采样地点、季节、种类、性别、海拔、栖息环境等,无菌操作取小型兽类的肝脾,置于2.0 m L冻存管中,编号标记后,-40℃保存。2.样本抽样:采用分层抽样在采集的2549份肝脾样本中,抽取1605份样本作为巴尔通体感染检测对象。3.DNA提取:采用磁珠法微量细胞/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运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DNA。4.核酸浓度测定:若核酸浓度<50ng/μl或A260/A280比值<1.8或>2.1时,重新提取该样本DNA。5.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巴尔通体,首先采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巴尔通体非编码RNA基因(ssr A),根据标准曲线判定结果,若Cq<35为阳性,Cq值≥35为阴性,将阳性样本进一步采用普通PCR扩增ssr A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送公司测序,将测序所得序列放在NCBI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MEGA7.0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进化关系。6.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Epidata3.0录入,运用R软件,采用率进行统计描述,率的组间比较用χ2,Logistic回归分析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的影响因素。结果1.野外小型兽类分布:1605份野外小型兽类肝脾样本分别为玉龙550份,剑川648份,梁河407份。其中齐氏姬鼠、大绒鼠、中华姬鼠及黄胸鼠样本量占优势,分别为471份、305份、157份、104份。不同地区优势鼠种不同,玉龙鼠疫疫源地和剑川鼠疫源地的优势鼠种为齐氏姬鼠、大绒鼠及中华姬鼠;梁河鼠疫疫源地的优势鼠种为黄胸鼠、斯氏家鼠及锡金小鼠。2.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在3目6科19属30种1605只野外小型兽类中,25种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为47.85%(768/1605)。其中短尾鼩属(短尾鼩)感染率为80.00%(20/25)、白腹鼠属(针毛鼠、社鼠、白腹鼠)为59.55%(53/89)、姬鼠属(齐氏姬鼠、中华姬鼠、大耳姬鼠)为55.01%(383/697)、小鼠属(锡金小鼠)为54.55%(24/44)、家鼠属(黄胸鼠、斯氏家鼠、褐家鼠、大足鼠)为51.22%(105/205)、长吻松鼠属(珀氏长吻松鼠)为47.62%(10/21)、鼩鼱属(高山鼩鼱、臭鼩鼱)为45.95%(17/37)、绒鼠属(大绒鼠、玉龙绒鼠、滇绒鼠、黑腹绒鼠)为36.34%(129/355)、麝鼩属(灰麝鼩、长尾大麝鼩)为32.35%(11/34)、毛猬属(毛猬)为32.14%(9/28)、巨鼠属(青毛鼠)为11.11%(1/9)、树鼩属(树鼩)为2.17%(1/46)。2只滇攀鼠和板齿鼠均感染巴尔通体,巢鼠、高山鼩鼱、赤腹松鼠、侧纹岩松鼠、滇绒鼠均未感染巴尔通体。3.地区:玉龙、剑川和梁河鼠疫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分别为50.91%(280/550)、39.97%(259/648)和56.27%(229/407),其中梁河鼠疫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显著高于玉龙和剑川疫源地(c2=29.74,(49)<0.05)。4.季节:野外小型兽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均有巴尔通体感染,感染率分别为47.63%(171/359)、56.52%(208/368)、44.99%(211/469)、43.52%(178/409),夏季感染率高于秋季和冬季(c2=15.71,(49)<0.05)。5.性别:雄性小型兽类巴尔通体的感染率(50.12%)显著高于雌性小型兽类(45.11%)(c2=3.99,(49)<0.05)。6.栖息环境:捕获野外小型兽类主要以林地、耕地、林地耕地交界、耕地灌丛交界和灌丛5种栖息环境,其中每种栖息环境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的感染率分别为51.16%(530/1036)、39.66%(92/232)、42.54%(77/181)、48.33%(58/120)、30.56%(11/36),林地感染率最高(c2=17.16,(49)<0.05)。7.海拔:随海拔升高,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呈升高趋势,但对其中某一海拔梯度具有高度适应性,具体情况为:玉龙鼠疫疫源地2400~2600m感染率为31.15%、2600~2800m为36.84%、2800~3000m为61.54%、3000米以上为48.87%,其中2800~3000m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最高(c2=18.44,(49)<0.05);剑川鼠疫疫源地2250~2450m感染率为35.56%、2450~2650m为38.05%、2650~2850m为47.97%,剑川不同海拔梯度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无差异(c2=5.31,(49)>0.05);梁河鼠疫疫源地1000~1200m感染率为48.72%、1200~1400m为39.50%、1400~1600m为78.18%、1600米以上为63.93%,其中1400~1600m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最高(c2=35.76,(49)<0.05)。8.影响因素: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与采样地区、季节、海拔、鼠种有关。与剑川疫源地相比,玉龙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1.44倍,梁河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9.16倍;以春季相比,夏季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1.32倍,秋季野外小型兽类感染率降低30%,冬季野外小型兽类感染率降低25%;以齐氏姬鼠相比,中华姬鼠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5%,大绒鼠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49%,黄胸鼠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45%,斯氏家鼠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59%,其它鼠种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64%;以1000~1500m海拔带相比,1500~2000m海拔带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2.21倍,≥3000m海拔带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1.27倍,2500~3000m海拔带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1.07倍,2000~2500m海拔带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33%。9.巴尔通体遗传进化分析:小型兽类中检测到的巴尔通体基因型包括罗莎利马巴尔通体(Bartonella rochalimae)、日本巴尔通体(Bartonella japonica)、特利波契巴尔通体(Bartonella tribocorum)、森林巴尔通体(Bartonella sylvatica)、马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rattimassiliensis)和Bartonella washoensis。结论1.云南玉龙鼠疫疫源地、剑川鼠疫疫源地及梁河鼠疫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为47.85%,且巴尔通体宿主具有多样性。2.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受采样地区、季节、海拔、鼠种四个因素影响。梁河鼠疫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最高,剑川鼠疫疫源地最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均有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夏季感染率最高;随海拔升高,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但对其中某一海拔具有高度适应性。3.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基因型具有多样性,其中3种对人群致病。
其他文献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两翼合力”:一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重点领域改革;另一方面,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梳理当前我国改革和开放的内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应用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SV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8例以随机双
为弄清假马鞭对本地农作物的化感效应,利用培养皿滤纸法,初步研究了假马鞭花器官水浸提液对6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假马鞭花器官浸提液均抑制6种植物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提出了主要对策和建议,以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生产
<正>前不久和几位香港搞独立乐队的朋友聊起香港的流行音乐市场,他们口中最红的那几个人大陆歌迷其实也都知道,就是陈奕迅、容祖儿、古巨基。可是这三人当中,除了陈奕迅是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企业在竞争逐渐激烈的经济大环境之下,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生活方式向快节奏方式转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冠心病的形成受到血脂、血压、
TPM(全员生产维修)旨在通过建立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护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认识到“生产部门管生产,维修部门管维修”的模式已经不合时宜,开展TPM,能有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238名住院病人进行“2000年人人事有卫生保健,对护士及护理工作需求”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地段、社区、家庭护理是深受病人欢迊的,提出成立护理中心,建立三
为了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民主的语言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教育主题的积极能动性,避免陷入"课堂低效—事倍功半—抵触厌恶"的恶性循环,尝试从课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