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的叙事层次及意义建构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是一种社会存在,一种影响人际关系并且由此获取意义的行为。在多语种、多元化的社会中,反对霸权主义,提倡主体与主体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成为趋势,这种变化反映到了叙事作品中,人物不再是作者的传声筒,而是有独立的声音,与作者共同成为文学的主体,由此,叙事作品中体现的价值立场由单一化发展到多元化。叙事层次是主体与主体间交流的平台,通过对作品中叙事层次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叙事作品折射出来的生活的多样性、人类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文学主体间的交流状况。论文在梳理了叙事层次理论的研究现状后,认为对小说叙事层次的划分、功能及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论述了小说叙事层次的界定方法,认为在文本外有一个层次,包含了作者和读者。在文本内有三个层次:超层、主层、次层,这三个层次之间的转换是以叙述者的改变为依据的。其次,将小说的叙事层次的格局分为三种类型:单线递进型、主层并列型、树型。在每种格局中,以古今的叙事作品为例证,对叙事层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叙事层次中作者、读者、人物都是具有独立声音的主体,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及立场。最后,论述了叙事层次的功能及意义。认为叙事层次不仅具有表意功能、审美功能,而且还扩展了小说的内涵,引人深思。在叙事层次中,主体与主体间互相沟通,超越了利益的关系,在主体间的交互过程中,确立了对于自身而言的自我的存在,也确定了他人的自我存在,使互相间的理解成为可能,扩展了小说的内涵和外延。
其他文献
本文以保定市周边部分县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宣传材料为例,通过走访各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政策宣传材料中的语言进行了分析,找出目前宣传材料中
许地山被学界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特点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创作表现出浓郁的宗教氛围和异域色彩,同时体现了作家对人间现世的终极关怀。本文选取与以往研究不同的视
在当代文坛上,池莉的读者号召力不容忽视。但另一方面,评论界却对池莉的作品褒贬不一,而且批评者居多。总的来说,池莉拥有广泛读者是因为小说反映了当代市民的真实生活;批评者则认
凡两书文辞存在差异的情形,都归为异文研究的范围之内,本论文主要研究清华简《金縢》、《祭公之顾命》与今本的《金縢》、《祭公》的异文。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