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NBiPAP)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12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无创呼吸支持模式的不同,分为NBiPAP组(n=68)和NCPAP组(n=61),比较两组一般情况、高危因素、血气变化、吸入氧浓度、有创呼吸支持率、有创呼吸支持时间、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后PH、PCO2及Fi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PAP组治疗后6、12h的PH和6h的PCO2比NCPAP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PAP组需要有创呼吸支持的比例低于NCP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创呼吸支持时间、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PAP和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均有效;与NCPAP相比,NBiPAP能降低有创呼吸支持率,同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