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印尼1998改革之后,随着世界“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印尼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汉语文化词范围很广泛,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民族风情与习俗等内容。对来华留学生而言,汉语文化词的使用是一个很困难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访谈法以华南理工大学的来华印尼留学生为例来研究来华印尼留学生的汉语文化词的使用情况。研究过程的第一阶段采用个人访谈和集体访谈的方式对访谈对象进行了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访谈者根据事先准备的访谈提纲,从对文化词的认识、来华经验、身份与文化认同、文化差异、学习兴趣与目的、课堂与课外学习、生活环境等了解来华印尼留学生对文化词使用方面的情况。第二阶段本文还采用生词卡测试研究对象对文化词的了解情况。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在对汉语文化词的认识上,汉语文化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独特部分,并未引起关注;认为汉语文化词很重要,是汉语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对不懂的汉语文化词,多从字面上理解,忽略其整体性特点。其次,来华印尼留学生对汉语文化词的了解不佳,不同群体的来华印尼留学生在对汉语文化词的了解不同,来自印尼华人城市棉兰的华裔留学生知道的汉语文化词最多,其次是非华裔,最后是来自印尼侨乡群的留学生。再次,影响来华印尼留学生对汉语文化词使用的因素有很多,来华经历中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中国和印尼共有的文化、HSK教材、华人文化环境、看中文电影及电视剧等对理解和使用汉语文化词有很大的帮助,属于积极因素;在中国旅游、学习动机与目的、华裔身份、华裔方言环境等对理解和使用汉语文化词没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属于消极因;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交中国朋友等对理解和使用文化词是否有帮助,主要决定于语言使用者本身,属于中性因素。最后,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频率低,使用不佳的原因是因为在使用文化词的时候遇到了障碍,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汉语文化词的意思不了解,二是在使用中怕出错。另外,来华印尼留学生在课外阅读汉语文章时遇到不懂的汉语文化词主要采取查字典、猜测、略过的策略,在日常口语交流时听到不懂的汉语文化词时,则主要采用直接询问说话者,根据语境猜测,借助字典、手机、网络,求助朋友等策略。此外,论文还对来还印尼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文化词提出关注中国文化、利用多媒体学习文化词的建议。
其他文献
“是……的”句式是现代汉语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句式之一,同时它的分类句式多,贯穿于二语学习者初、中、高级各个阶段,语义、语用功能也复杂多样,这些问题都加大了学习者掌握该
汉字虽然不是完全的表音文字,但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声符具有表示读音的作用,因此,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形声字教学是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诚然,在形声字中声
目的总结2013年夏季该院重症中暑患者的抢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17例好转或治愈出院,2例自动出院,1例抢救无效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方法 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对照组37例只给予介入化疗。观察两
本文从信息的采集、内容和传播等三个层面探讨了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医患沟通在医患关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患双方都非常注重交际策略的选择,其中就包括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本文以100例真实的医患沟通音频语料为研究对象。语料由华侨大学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新媒体对纸媒的冲击与日俱增,传统媒体的转型与生存一直备受关注。直到目前,传统媒体对于“如何转型”仍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众多纸媒仍在对这个
当前,华语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各区域华语特征的研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区域华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拥有大量的特色词语。本文以马来西亚华文新闻语料为基础,首先,
目的通过比较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及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中T淋巴细胞及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T淋巴细胞及炎症细胞因子与SOM发病的相关性。方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教学过程、师生交往以及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