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乳腺癌原发灶DCE-MRI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51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31例,根据术后病理淋巴结状态分为淋巴结转移组91例、非淋巴结转移组140例,将淋巴结转移组依据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分为N1、N2、N3期,分别为61例、20例、10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绝经状态、病理类型、肿块大小、病理分级及免疫组化情况。所有患者采用GE公司1.5T EXCITE HD MR扫描仪,观察MRI特征包括原发灶长径、强化类型、内部强化方式、淋巴结短径及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由Omni-Kinetics软件测量病灶的动态参数特征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达峰时间(TTP)、病灶内对比剂最大浓度值(Max Conc)、时间信号曲线下面积(AUC)及时间信号曲线最大斜率值(Max Slope)。对比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临床病理特征及DCE-MRI特征,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并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病灶各特征联合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1.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临床病理特征肿块大小、病理分级、HER-2状态及Ki-67状态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块越大、病理分级越高越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组HER-2阳性(32.97%,30/91)及Ki-67≥14%(87.91%,80/91)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20.71%,29/140)、(77.14%,108/140)。2.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DCE-MRI特征原发灶长径及淋巴结短径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原发灶长径>2 cm占72.53%(66/91),非淋巴结转移组原发灶长径>2 cm占38.57%(54/140),提示原发灶长径>2 cm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越高。非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短径<10 mm占97.14%(136/140),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短径<10 mm占68.13%(62/91),提示淋巴结短径<10 mm淋巴结转移率越低。而病灶强化类型、内部强化方式及TIC曲线类型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灶AUC值、Max Conc值、TTP值、Max Slope值、Ktrans值及Kep值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原发灶AUC值、Max Conc值、TTP值、Max Slope值、Ktrans值及Kep值四分位间距分别为0.19(0.09-0.34)、0.07(0.03-0.12)、4.25(4.12-4.25)、0.07(0.04-0.14)、0.46(0.26-0.92)、0.25(0.13-0.41),高于非腋窝淋巴结转移组0.11(0.05-0.21)、0.04(0.02-0.07)、4.13(4.12-4.25)、0.05(0.03-0.09)、0.28(0.13-0.51)、0.08(0.01-0.21);而原发灶Vp值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42(1.48-4.35)、2.16(1.53-3.08)。3.腋窝淋巴结转移不同分期的DCE-MRI特征原发灶长径、病灶强化类型、内部强化方式、TIC曲线类型及动态参数在淋巴结转移分期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4.DCE-MRI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分析绘制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原发灶长径及淋巴结短径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95%CI,0.608-0.731)、0.645(95%CI,0.595-0.695);AUC、Max Conc、TTP、Max Slope、Ktrans、Kep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95%CI,0.585-0.730)、0.666(95%CI,0.594-0.739)、0.586(95%CI,0.515-0.658)、0.661(95%CI,0.588-0.734)、0.669(95%CI,0.598-0.739)、0.737(95%CI,0.672-0.801);以上动态参数联合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44(95%CI,0.681-0.807),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2.53%、65.00%。原发灶长径、淋巴结短径联合动态参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70(95%CI,0.709-0.831),高于单个变量预测及动态参数间联合预测,特异性为74.29%,敏感性为65.93%。结论:1.原发灶长径、淋巴结短径及DCE-MRI动态参数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2.DCE-MRI特征不能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分期。3.原发灶长径、淋巴结短径联合DCE-MRI动态参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能高于原发灶长径、淋巴结短径及动态参数联合预测。4.综合分析原发灶DCE-MRI特征对术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指导选择与设计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概括如下:通过简单的氢氧化钾(KOH)和尿素辅助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十二面体、八面体以及颗粒状的钒酸钐(SmVO4)纳米晶体,并以制备十二面体SmVO4纳米晶体
山楂(Hawthorn)是蔷薇科(Rosaceae)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ida 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山楂是中药炮制学中清炒法的代表药,也是最能体现中药炮制“火力火候”概念的药材之一。山楂的炮制品分为生山楂(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等,炮制火候不同,其功效与主治也不尽相同。对
语段压缩题考察的是考生信息筛选以及综合概括能力.因此,不管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分省命题,始终作为常考题型,而且赋分较高,可惜长期以来,不少考生不得其门而入.下面介绍的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胃癌的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通过生信分析发现,新发现的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SNHG1)与miR-145有潜在结合位点,而两者在多种肿瘤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因此,我们认为SNHG1对促进胃癌细胞生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推测SNHG1可作为miR-145的ceRNA,进一
永磁体(permanentmagnet)是常用的一种磁性材料,也可简称磁体(magnet),其用途是提供磁场,在资料中还有“磁铁”、“磁钢”,甚至“磁石”等名称,这些都是永磁体发展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名词。现在已统称为“磁
WO3性质稳定且无毒,是一种重要的n型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在能量转化和存储领域都是关注的热点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通过WO3形貌的变化、WO3与其他材料复合等方式可以提高WO3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