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18F-FDG 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期及后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目的:多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经标准方案化疗后可得到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进展或复发。因此,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在患者后续治疗中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111例确诊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探讨其在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111例DLBCL患者(男53例,女58例,中位年龄53岁(16~83岁))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行R-CHOP方案化疗,其中在化疗中期(2~4周期)及后期(6~8周期)行PET/CT检查的患者分别为52例、67例(8例患者在化疗中期及后期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化疗中期及后期PET/CT显像结果对患者分组,比较组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期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11例患者中,最终25例疾病进展或复发,11例死亡,所有患者2年PFS率、OS率分别为78.4%、92.8%。化疗中期PET/CT显像阳性组和显像阴性组2年P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期PET/CT显像阳性组和显像阴性组2年PFS率、O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中期PET/CT显像阳性组10例,阴性组42例,组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期PET/CT显像阳性组7例,阴性组60例,组间PFS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化疗中期及后期18F-FDG PET/CT评估DLBCL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化疗后期PET/CT对于DLBCL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优于化疗中期。第二部分18F-FDG PET/CT联合改良国际预后指标(NCCN-IPI)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目的:大量报道已证实PET/CT评价为阴性的DLBCL患者较阳性患者有着更好的预后,但治疗结束后PET(end of treatment PET/CT,ePET/CT)/CT评价为阴性的DLBCL患者中仍有约14%会出现疾病复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0例ePET/CT评价为阴性的DLBCL患者,探究改良国际预后指标(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NCCN-IPI)对这 60 例患者进一步预后分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例在本院经过6~8周期R-CHOP方案化疗后,并经18F-FDG PET/CT评价为阴性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NCCN-IPI进行危险度分层,比较各组间PFS和OS的差异。结果:全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32例,中位年龄51岁(16~81岁);Ann Arbor分期Ⅲ~Ⅳ期者28例(46.7%);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stem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2分者5例,发病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升高者20例(33.3%);骨髓、中枢神经系统、肝/胃肠道或肺脏受累者24例(40.0%),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14~69个月),所有患者2年PFS率为83.33%,2年OS率为96.67%。根据NCCN-IPI评分,低危组占35.0%,低中危组占41.7%,中高危组占18.3%,高危组占5.0%。低危组与其他组间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其他组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P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18F-FDG PET/CT评价为阴性的DLBCL患者中,应用NCCN-IPI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预后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