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方式与种植密度对矮秆蓖麻杂交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矮秆蓖麻杂交种aLmAB8×CSR181为试验材料,以全膜覆盖、半膜覆盖、膜下滴灌3种覆膜方式为主因素,以3.8万株/hm2、2.7万株/hm2、2.2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为副因素,进行裂区试验设计,研究蓖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其研究结果如下:  (1)全膜覆盖、膜下滴灌、半膜覆盖平均产量分别为3350.07kg/hm2、3168.24 kg/hm2、2971.35 kg/hm2,覆膜方式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在2.7万株/hm2水平下的平均产量最为突出,其产量为3310.85kg,2.2万株/hm2水平下的平均产量为3147.48kg,3.8万株/hm2水平下的平均产量为3031.33kg,3种种植密度下蓖麻的产量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矮秆蓖麻杂交种aLmAB8×CSR181在采取全膜覆盖、种植密度为2.7万株/hm2水平下的产量最高,为3529.80 kg/hm2。  (2)全膜覆盖处理下的蓖麻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均比半膜覆盖、膜下滴灌提前,且在密度为2.7万株/hm2时表现最优。覆膜蓖麻的出苗期提前,加快了其生育进程,提前成熟,从而在冻害天气来之前更多地积累干物质。不同覆膜方式、密度互作之间单株籽粒干物质大小依次为:QMFG-2.2、MXDG-2.2、BMFG-2.2、QMFG-2.7、MXDG-2.7、BMFG-2.7、QMFG-3.8、MXDG-3.8、BMFG-3.8。  (3)全膜覆盖下的株高、主茎穗位、茎粗高于膜下滴灌和半膜覆盖;叶面积在生长前期,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不断增加,到灌浆盛期叶面积达到生长顶峰期,峰值过后又逐渐减小。叶面积指数在各处理间由大到小依次是:全膜覆盖、膜下滴灌、半膜覆盖,在同一覆膜方式下随种植密度增大,叶面积指数呈递减趋势。  (4)上中下叶片叶绿素a+b平均含量变化幅度在3.396~3.871 mg/g之间,从大到小的顺序为:BMFG-3.8、MXDG-2.2、QMFG-3.8、MXDG-2.7、MXDG-3.8、QMFG-2.7、BMFG-2.2、BMFG-2.7、QMFG-2.2;在覆膜方式之间,叶绿素a+b平均含量:MXDG>QMFG>BMFG;在种植密度之间,叶绿素a+b平均含量3.8万株/hm2>2.7万株/hm2>2.2万株/hm2。总叶绿素含量上层叶片>中层叶片>下层叶片,与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在矮秆蓖麻杂交种aLmAB8×CSR181植株不同部位叶片含量大小一致。  本试验中,蓖麻在全膜覆盖2.7万株/hm2水平下的产量最高,比膜下滴灌增产181.83kg,比半膜覆盖增产378.72kg。
其他文献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因其传染性强,临床表现多样,给疫情防控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胰腺恶性肿瘤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编外员工已经成为现代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主力军.编外员工普遍存在的学历层次偏低、技能水平不足、工作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是影响和制约高校后勤
学位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8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传统剖腹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各44例。与剖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切口短,术中出血量少、输血率低,淋巴结清除更彻底,术后止痛药使
婴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不全,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其他人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而因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状态和药
维生素E(vitamin E)是各类生育酚(tocopherol,T)与三烯生育酚(Tocotrienol,T-3)的总称,是一种脂溶性天然抗氧化成分,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天然维生素E只能在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中合成,人和动物只能通过饮食获得。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是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结合PCR扩增技术,分离得到花生中编码维生素E合成关键酶4-羟甲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要做好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措施的落地和实施提供思想保障.事业单位在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强化”,引导干部职工全面提振思想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