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钨冶炼浸出渣是目前有色冶金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现行钨浸出渣多被冶炼厂堆积存放,长期堆放会对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而钨渣中还含有钽、铌等有价元素,综合回收利用的价值较高。目前从钨渣中回收钽、铌尚未实现工业化,原因是钨渣中钽、铌品位很低,富集回收工艺流程复杂,同时对设备要求较高。本文研究了浓硫酸焙烧、酸浸-钠碱熔融处理钨渣两种工艺。
研究了浓硫酸焙烧处理工艺流程,浓硫酸与钨渣液固比3.3:1,在200℃下焙烧60min,焙烧物用15g/L浓度H2O2和20%浓度H2SO4溶液,NaF用量为钨渣质量的2%,在25℃下浸出30min后,滤液在98℃结晶获得含Ta2O51.76%和Nb2O511.25%的富集物,钽、铌的回收率分别为56.71%和73.42%。
研究了钨渣酸浸-钠碱熔融处理工艺流程,盐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2.5倍,浓度5%与钨渣在40℃下反应30min,搅拌速度300r/min,钠碱与浸出渣质量比1.5:1,在800℃下熔融反应60min,再经水浸和二次酸浸得到含Ta2O50.91%和Nb2O55.21%的富集物,钽、铌的回收率分别为75.07%和62.35%。
实验表明,钽、铌的回收率和富集比有一定差异,主要由于钽、铌在酸液和碱液中的存在状态及各种钽、铌化合物的性质的不同造成的。回收率和富集比的提高存在着矛盾,要获得好的回收效果,必须综合考虑两者。实验表明,两种工艺流程均是可行的,得到的富集物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同时对于探索从废渣中回收钽、铌等有价元素的有效途径,保证我国钽、铌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