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独立纪录片是依靠作者个人力量创作完成,独立于官方与商业运作范式之外的创作“流派”。独立纪录片命题得以成立的前提是“独立”意义的完全实现。“独立”的内涵包括思想的独立、创作的独立和传播的独立。其中,思想独立是独立内涵的灵魂所在,创作独立是“独立”实现的核心环节,传播独立是产生现实影响的关键阶段。中国独立纪录片以对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挣脱和对集体主义创作藩篱的反拨为发力点,追求个人思想的独立与自我观点的表达,依次经历了初生期(1987——1994)、勃兴期(1994——1999)、流变期(1999——今)。中国独立纪录片以独立的思想、先锋的姿态、真切的人文关怀等鲜明特色一扫往日积弊,给中国纪录片带来了鲜活的创作生机和蜚声海外的国际声誉,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浓重一笔。精神气质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是生发于文本实体层而又超脱其上的抽象概念。观照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历史与现状,可以得出纪录精神是中国独立纪录片最为显著的精神气质。通过查阅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认识,笔者将纪录精神归纳为四点,即独立精神、人文精神、伦理精神和匠人精神。本文一方面挖掘、总结了这种精神气质形成的原因,即纪实主义美学的影响、中国转型现实的熏染、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和“士”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独立纪录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阐明了发扬纪录精神的当下意义,即消弥媒介话语强权,还原多义现实空间;重塑文人精神,打造文化精品;回溯纪录精神,继续推进纪录影像的现代性进程。当代中国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均已拥有相当空间的自由,独立纪录片也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但商业大潮的汹涌、消费主义的炽盛、大众文化的兴起等似乎又演变成新的冲击势力,干扰着独立纪录片创作立场的坚定与纯洁。如此情形下,如何守住独立纪录片的精神原乡,捍卫自由表达的权力,打造文化精品,继续推进中国纪录片的现代性进程是中国独立纪录片作者所面临的重要命题,而葆有和坚守独立纪录片业已形成的纪录精神,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