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探讨中国天津某社区常驻老年人群MS、MS组成成分及组成数量对MCI的影响;探究MS各组分部分与MCI发生风险之间的性别差异,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社区60岁以上常驻居民的健康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情况;有无吸烟、饮酒嗜好,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精神类疾病等病史及家族史;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检测AST、ALT、TBIL、CR、BUN、TC、TG、HDL-C、LDL-C、FBG等生化指标;根据IDF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应用Mo CA量表评估所有参与者的认知功能。根据是否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以1:1比例纳入病例组和对照组各274例。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是否诊断为MCI为因变量,以被评估变量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及各组分和数量与MCI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以P﹤0.05(双侧)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受访居民548例,男性206例,女性342例;年龄范围60-90岁,平均年龄70.1±6.9岁,平均受教育时间11.5±3.5年;明确诊断为MS者273例(49.8%),非MS者275例(50.2%)。2.MCI组的年龄、腰围、BMI、收缩压、FBG、TC高于对照组,受教育程度、Mo CA评分及HDL-C浓度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婚姻状况、锻炼时间、吸烟史、饮酒史、舒张压、TG、LDL-C、AST、ALT、TBIL、BUN、C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CI组中MS、血压升高、血糖升高以及肥胖人数多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血脂异常的人数无差异(P=0.164)。就MS成分数目而言,两组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等因素后,腹型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异常、MS是MCI的危险因素,其中,腹型肥胖使MCI患病风险增加2.06倍(95%CI 1.38-3.07,P=0.000)。与正常人群相比,存在1个或2个MS组分的人群患MCI的风险并无统计学意义;当出现3个及以上MS组分时,随着MS组分数目的增加,MCI患病风险增加。4.MS及其成分对MCI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在老年男性人群中,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等因素后,MS(OR:2.20;95%CI:1.22-3.96)、血脂异常(OR:2.05;95%CI:1.12-3.77)、腹型肥胖(OR:1.82;95%CI:1.01-3.27)、增加MCI患病风险;而在老年女性人群中,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等因素后,腹型肥胖(OR:2.350;95%CI:1.33-4.14)、血压异常(OR:1.91;95%CI:1.13-3.21)、血糖异常(OR:1.86;95%CI:1.18-2.92)、MS(OR:1.81;95%CI:1.16-2.85)增加MCI患病风险。结论:1.MCI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腹型肥胖、MS、MS组分数目上存在差异。2.MS、MS组分、MS组分的数目均与MCI密切相关。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TC、MS是MCI的危险因素,HD-C是MCI的保护因素,TG与MCI无相关性。当MS组分的数目≥3时,随着MS组分数目的增加,MCI患病风险明显增加。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MS对于预防和延缓MCI进展至关重要。3.MS各组分对MCI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在老年男性人群中,腹型肥胖、血脂异常增加MCI患病风险;而在老年女性人群中,腹型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增加MCI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