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Er、Lu)-铋-铁族合金薄膜在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制备研究及其表征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jjuan86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金属离子Bi(Ⅲ)、Fe(Ⅱ)、Co(Ⅱ)、Ni(Ⅱ)、Er(Ⅲ)、Lu(Ⅲ)在LiClO4(LiCl)-二甲基亚砜(DMSO)体系或LiClO4(LiCl)-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中电化学行为,并计算得到了这些离子在LiClO4(LiCl)-DMSO体系或LiClO4(LiCl)-DMF体系中相关的动力学参数。探讨了室温条件下有机溶剂中Bi-铁系(Fe、Co、Ni)二元合金薄膜、Er-铁系(Fe、Co、Ni)二元合金薄膜、Lu-铁系(Fe、Co、Ni)二元合金薄膜、Bi-稀土(Er、Yb、Dy)二元合金薄膜、Bi-稀土(Er、Lu)-铁系三元合金膜、稀土(Er)-铁系(Fe、Co、Ni)三元合金膜的电化学制备,并对他们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了表征。   本文测定了298KLiCl和LiClO4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是8m(LiCl)=74.59Scm2/mol和8m(LiClo4)=70.5Scm2/mol。   本文研究了Bi(NO3)3、CoCl2、FeCl2、NiCl2在LiClO4-二甲基亚砜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它们的循环伏安曲线和电流阶跃曲线表明Bi(Ⅲ)、Co(Ⅱ)、Fe(Ⅱ)、Ni(Ⅱ)在LiClO4-二甲基亚砜体系中的电极过程都是一步完全不可逆反应。  
其他文献
由于螺二芴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三维空间结构和螺共轭电子效应,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荧光量子产率,所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功能材料中。本课题组首先将螺二芴类化合物应用到双光子荧光探针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是基于课题组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螺二芴结构的功能化合物。荧光探针法具有方便、快捷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因此多年来,人们研究制备出了很多种类的荧光探针,但是初期,研究较多的是单光子荧光
学位
交流宣传型演出则是展示艺术品味高雅、艺术表演精湛、体现独特艺术特色的文艺演出。  一台文艺演出办得成功与否,节目主持人的发挥表现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作为文艺演出的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之前,全面仔细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会为主持好一台成功的文艺演出奠定基础。  根据演出类型拟定主持词  在接到文艺演出主持任务后,最好能参与早期策划,如若没有,也应尽早拿到演出节目单、相关信息和背景资料。对文艺演出主题
  本文介绍了杂多化合物的历史、结构、分类、应用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含镍杂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总结;合成了一种新的含镍的十钒酸盐,同时还合成了含有[NiV13O38]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是一种新型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具有显著优势,本论文利用FRE7技术,由浅入深的探讨了一系列新型荧
近年来,室温离子液体被认为是传统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理想绿色替代品,而微波促进的无溶剂有机合成是一类新兴的绿色有机合成技术,这两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绿色化学的要求。本
论文以β-环糊精为单体,2,4-二异氰酸酯甲苯及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了环糊精交联聚合物(β-CDP),对其基本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所制聚合物与客体有机物质双硫腙等的包结
近年来,随着对纳米材料的深入研究,纳米组装杂化材料因为其结构和功能上的卓越特性,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自组装技术近年来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