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退溪的人性论之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nian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绪论、本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组成。 笔者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写这篇论文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 本文以三个部分来组成。本文的第一部分中阐述了朱熹与退溪的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观点之比较。两者在“性” 论上都主张“性即理”说,而且把“性”分为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都主张本然之性是专指理而言的。但气质之性的解释上两者有所不同。朱熹人为所谓气质之性,是理杂于气质而言的,只是理堕在气质之中显现出人性之不善。气质虽然是气,但气质之性并不是气,而是气质中之理。所以他把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看成是理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朱熹所谓的性,始终是形而上之理而言的,是抽象的、一般的性。但退溪看来本然之性是确实存在的,而朱熹所说的气质之性倒是不存在的。因为,气质之中性就是本然之性。气质之性虽然不是本然之性,但也是一种性,这就把气质也说成是性。 本文的第二部分阐述了朱熹与退溪的人心道心观 点之比较。两人在人心、道心问题上都把 \心”区分 为人心和道心,都侧重节制人欲而顺从道心,主·张“存 天理,遏人欲”之事。但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心 的解释上。朱袁在人心的解释上,把人心看成是人欲。 -但退溪认为人心是人欲之本,是人欲的根据,人欲是 人心之流,是人心的一种表现。但两者不能等同起来。 他认为人心为七情,道心为四端,以四端七情来解释 了人心道心。这是朱衰思想中所没有的。 本文的第三部分中阐述了朱裹与退溪的四端七情观 点之比较。两人在“情” 论上都主张“性体情用” 说, 都以体用来说明性倩关系。但对于四端与七情的来源 问题上两者是有差异的。朱衰认为四端是理之发,七 情是气之发,但他没有深人讲明它们之间的关系。退 溪认为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或四端理发而气随 之,七情气发而理乘之。把“情” 分为四端与七情, 又把四端与七情分属于理气,解释了“情” 的善恶问 题。 笔者在结论中概括了朱衰和退溪的人性论思想,从 中引伸出“存天理,遏人欲”的伦理思想,侧重讲明 了修身养性对现代“治世” 的作用和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常规参数、精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以及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SCD)检测433个IVF周期中精子DNA
香榧子蛋白含量可观,油脂含量丰富,是一类具备高营养价值的坚果资源。随着香榧种植业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对香榧子的产业化应用提出了挑战。然而,国内外有关香榧子蛋白和香榧
针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总氮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以玉米芯作为SBBR生物载体和外加碳源,开展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特性研究。主要考察了碳源投加比及曝气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在
即食谷物粉是由一种或多种谷物经过熟化后,可以直接食用或者用水冲调食用的一类产品。近年来,即食谷物粉因其营养丰富﹑食用方便而备受欢迎,但其评价标准多以企业标准为主且集
猪油作为起酥油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中,不仅因为它具有良好的起酥性外,还具有营养价值丰富、风味好等优点,但猪油同时也存在结晶颗粒粗大、质地软、氧化稳定性差等问题。随着
纸质服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造纸术自东汉年间被蔡伦发明后,几百年间逐步形成大规模的纸张生产,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其中纸质服装就是其特殊的应用形式。本课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把生活尺度放在吃穿住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周边的环境发展和空间结构。园林花卉是近几年来人们关注和发展的重点。城市绿化的发展
为研究挤压糊化苦荞粉对小麦面团性质的影响,利用单螺旋挤压机对苦荞粉进行挤压糊化处理,分别得到糊化度为37.7%、56.3%、74.3%及94.2%的苦荞粉,探究糊化度与苦荞粉理化性质
社会实践能力是衡量大学生能否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接纳度、个人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新的社会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及实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及健康消费意识的增强,合成包装材料引起的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生物可降解包装膜甚至活性包装膜逐渐发展起来。目前,用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