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动物模型,观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是否能分化成肾小管上皮细胞,观察内皮祖细胞向缺血肾脏归巢,深化对内皮祖细胞可塑性的认识。探讨干细胞能否转化成为血管上皮细胞,明确血管上皮细胞的来源。并探讨经过采用内皮祖细胞治疗是否对急性肾损伤的保护有促进作用。方法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n=10)。通过腹腔注射4%水合氯醛溶液麻醉,背部腹中线左侧切开皮肤,钝性分离出肾脏,夹闭左侧肾蒂30min后在开放,将培养好的人脐血EPC注射于肾被膜下,建立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通过动物活体成像观察细胞的定位。术后3天、2周分别处死小鼠,取左侧肾脏制作病理切片。用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采血测定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来评估肾脏损伤程度,用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计算细胞的增值情况,用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计算血管上皮细胞的新生情况及密度,用TNF-α和IL-1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因子表达。结果通过动物活体成像观察,在左侧肾脏观察到EPC细胞,急性肾损伤后立刻移植EPC细胞可以在肾脏组织中存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到,实验组(73.83±4.58)中的BrdU绿色荧光明显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EPC能在移植后增加肾脏细胞数量。实验组(32.40±1.78)中的CD31红色荧光高于对照组,,可见EPC可掺入到肾小管间隙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团,并转化为CD31阳性的肾脏血管内皮细胞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并能有效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再生,毛细血管密度增加。TNF-α、IL-1β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移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上调抑制炎性细胞的表达。应用BUN、SCr数据来分析肾损伤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EPC移植后有效改善了肾脏功能,有促进肾脏功能恢复。结论EPC移植进入急性肾损伤小鼠体内,可以有效向缺血肾脏归巢,并参与肾脏血管再生,从而减轻缺血肾脏的组织学损伤,改善肾功能;EPC可以分化成为肾祖细胞,并促进缺血肾脏细胞分化从而加速肾脏修复,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