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血小板增多症与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具有密切关系。然而,各项研究结论仍未达成一致。因此,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旨在分析和评估术前血小板增多症在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术前血小板增多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通过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即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 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进行计算机系统检索,检索时间截止到2016年4月。另外,一些文献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与本研究纳入标准相关的,我们也进行了手工检索。分别以危险比(Hazard Ratio,HR)和比值比(Odds Ratio,OR)以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效应量进行结果合并以分析、评估术前血小板增多症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所有提取的数据均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篇文献,共计9129人。其中24篇研究(共计6659人)用来计算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1024人(16.2%)合并血小板增多症;21篇研究纳入到Meta分析中,其中18篇研究分析了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10篇研究分析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4篇研究分析癌症相关生存期(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血小板增多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OS(单因素分析组:HR 1.89;95%CI 1.45–2.47;P<0.00001;多因素分析组:HR 1.83;95%CI 1.33–2.53;P=0.0002)、DFS(单因素分析组:HR 1.47;95%CI 1.04–2.06;P=0.03)及CSS(HR 2.06;95%CI 1.49–2.84;P<0.0001)。另外,术前血小板增多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OR 0.74;95%CI 0.58–0.93;P=0.01)、淋巴结转移(OR 1.85;95%CI 1.14–2.99;P=0.01)、肿瘤部位(OR 1.68;95%CI 1.27–2.21;P=0.0003)、远处转移(OR 2.30;95%CI 1.65–3.22;P<0.00001)和原发肿瘤大小(OR 3.67;95%CI 2.70–5.00;P<0.00001)密切相关,而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辅助治疗缓解率、淋巴管侵犯和血管侵犯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增多症与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小板可以作为一项经济有效的、无创的检测指标,用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